2007年1月1日,张某拒绝向李某支付到期租金,李某忙于事务一直未向张某主张权利。2007年6月20日,李某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 30天。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李某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B.自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20日C.自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30日D.自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20日
2007年1月1日,张某拒绝向李某支付到期租金,李某忙于事务一直未向张某主张权利。2007年6月20日,李某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 30天。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李某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
A.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B.自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20日
C.自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30日
D.自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20日
相关考题:
张某租赁李某的房屋居住。2004年1月5日,李某提出支付租金要求,张某拒绝向李某支付已到期租金。2004年4月,李某出差遭遇车祸后,住院20天,此期间未要求张某支付租金。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李某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向张某收取租金的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自2004年1月5日至2005年1月5日B.自2004年1月5日至2005年1月25日C.自2004年1月5日至2006年1月5日D.自2004年1月5日至2006年1月25日
张某手中持有一张汇票,该汇票的出票人是李某、背书人是钱某、保证人是赵某、付款人是万某,汇票到期日为2005年6月10日,2005年5月28日万某因病去世,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张某的票据权利如何得到维护?A.李某、钱某和赵某对其承担连带责任B.张某如果选择只向李某和钱某主张其票据权利,应先向钱某主张,再向李某主张C.持票人可以选择只向钱某一个主张其票据权利D.持票人对钱某进行追索后,钱某取得与张某相同的票据权利
2009年1月1日,张某拒绝向李某支付到期租金,李某忙于事务一直未向张某主张权利。2009年6月20日,李某因出差遇险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3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李某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B.自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20日C.自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30日D.自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20日
张某个人租住李某的住房一套。2009年6月1日,张某拒绝向李某支付到期租金,李某忙于工作一直未向张某主张权利。2009年9月,李某因出差遇车祸无法行使请求权的时间为20天。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李某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自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B.自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21日C.自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D.自2009牛6月1日至2011年6月21日
张某有一头牛要卖,王某向李某声称张某要委托自己替他卖牛,李某不放心,托人告诉张某,张某没有否认,成交后,因李某不付购牛款而发生纠纷,这一后果由( )。A.张某自己承担B.王某向张某承担C.李某、王某承担连带责任D.李某向张某承担
张某租赁李某的房屋居住。2004年1月5日,李某提出支付租金要求,张某拒绝向李某支付已到期租金。2004年4月,李某出差遭遇车祸后,住院20天,此期间未要求张某支付租金。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李某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向张某收取租金的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A.自2004年1月5日至2005年1月5日B.自2004年1月5日至2005年1月25日C.自2004年1月5日至2006年1月5日D.自2004年1月5日至2006年1月25日
张某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屋进行出租,同时出租给王某、李某和付某。张某先后和王某、李某和付某签订了房屋出租合同,但张某只和王某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而付某现实际占有着该房屋。王某、李某和付某现均主张履行租赁台同,应先确定( )为承租人。A.王某B.李某C.付某D.给付租金最高的人
张某向李某借款,李某要求张某提供担保,张某分别找到友人甲、乙、丙、丁,他们各自作出以下表示,其中构成保证担保的有( )。A.甲在张某向李某出具的有保证条款的借据上签署“保证人甲”B.乙向李某出具字据称“如张某到期不向李某还款,本人愿代还3万元”,李某表示接受C.丙在张某向李某出具的没有保证条款的借据上签署“如张某到期不向李某还款,由本人负责”D.丁向李某出具字据称“如张某到期不向李某还款,由本人以某处私房抵债”
下面属于短期诉讼时效的是( )。A. 张某诽谤了李某B. 张某打伤了李某C. 张某偷走了李某家里的古董D. 张某租了李某家的房子,到期拒付租金E. 张某卖给李某的电视质量不合格未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