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尪”,属傩舞。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正月二十二传统的“闹热日”表演,演员由七品县官、书童和大头娃娃三人构成。 A、漳州B、泉州C、厦门D、金门

“大神尪”,属傩舞。主要流传于闽南()地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正月二十二传统的“闹热日”表演,演员由七品县官、书童和大头娃娃三人构成。

A、漳州

B、泉州

C、厦门

D、金门


相关考题:

主要流传于闽南漳州地区,是民间节庆、娱神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演形式。创始于明代,因其历史悠久而被舞蹈界誉为“活化石”,具有欢快、粗犷、热烈的特点。 A、“拍胸舞”B、“大神尪”C、“彩球舞”、D、“大鼓凉伞”

台湾的布马舞蹈,即编马架时,在上头黏贴布而成竹马,表演时演员套进马中,马头在前,臂部及马尾在人后,如骑马状,可灵活移动身子。这与长期流行于闽南 ( )的竹马舞,似有一定渊源关系。 A. 南安B. 安溪C. 永春D. 漳州

筷子舞流传于鄂尔多斯,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表演。

综合探究。(6分)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请你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吧。【傩之源】⑴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探究“傩”的含义。(2分)材料一:“傩”(nuó)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部分组成,“亻”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表示它与远古农耕民族对神鸟的崇拜有关。材料二:傩神就是太阳鸟,是光明的象征,代表人间正气,故用傩祭来驱鬼除疫。【傩之研】⑵请概述漳州浦南古傩的特点。(2分)漳州浦南古傩,是一项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民俗舞蹈,流传于芗城区浦南镇。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地百姓常举行古傩民俗活动。浦南古傩与台南南庙保安宫将爷一样,面具格外巨大;表演者不是直接把面具戴在头上,儿时顶住筐顶,并用竹子支撑一尊尊将爷的骨架,所以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2010 年8月,漳州浦南古傩的民间傩舞亮相世博,引来了世人的关注。2011年2月,浦南古傩被列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2011年5月,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申请商标注册 。【傩之衍】⑶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通过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再拟写两则保护傩文化的具体措施。(2分)

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

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势是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

下列选项中,对“云南花灯”表述正确的是:( )A.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流传于安徽地区,是年节表演的歌舞形式。B.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于云南地区,是年节表演的歌舞形式,舞者持折扇,边舞边歌。C.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流传于云南地区,舞者持双手绢。

历史届与道教届一般都认为道教形成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18000多年历史。()

历史届与道教届一般都认为道教形成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180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