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建施工企业通过招标投标方式承担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工期为15个月。为了按期交工,该施工企业应()。 A.增加大型施工设备B.增加工作面施工人员C.严控关键工程施工D.严控所有工程施工

某矿建施工企业通过招标投标方式承担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工期为15个月。为了按期交工,该施工企业应()。

A.增加大型施工设备

B.增加工作面施工人员

C.严控关键工程施工

D.严控所有工程施工


相关考题: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问题: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说明理由。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 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 为什么

某矿建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担了一直径为5m的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由于该 井筒表土层水量较大,需要冻结。总施工工期为15个月,关于15个月的总施工工期,正 确的表述是( )。A.所有关键工程的工期相加B.所有关键线路的工期相加C.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D.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的时间E.所有工作的时间之和

某矿建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担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工期为18个月。为了在18个月内完成施工任务,该矿建公司应( )。A.增加大型施工设备B.大量增加工作面的施工人员C.狠抓关键工程的施工D.狠抓所有工程的施工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问题: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索赔的工期是多少?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为什么?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某矿建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担了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因工期紧,建设单位 在进场道路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即要求该矿建公司进场施工。该矿建公司为了进场 方便,在建设单位的指令下支出30万元完善了进场道路,矿建公司支出的30万元应由 ( )承担。A.矿建公司B.建设单位C.当地政府D.矿建公司和建设单位共同

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期奖惩措施,总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10万元,总工期每滞后1个月处罚10万元。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表土无流沙,厚度不到30m.基岩部分最大涌水量不到30m3/h。因此,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进行表土施工,基岩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采用吊泵进行排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井筒表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有3.5m厚的流沙层,采用普通井圈背板施工法施工0.5个月后难以通过。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通过,造成总工期延误1个月,费用增加120万元。事件二:井筒基岩施工中,井筒实际涌水量约50m3/h,施工单位报请建设单位同意后,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堵水,造成工程延误2个月,费用增加200万元。事件三:井筒施工结束进行验收时,发现井筒总的涌水量为15m3/h,验收未通过。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壁后注浆堵水,施工单位为此增加费用130万元,致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然后,顺利通过验收。问题:1.在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变更是否合理 所产生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能否索赔成功 索赔的工期是多少 2.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索赔 3.在事件三中,工程未通过验收是否合理 为什么 壁后注浆堵水产生的费用和工期损失能否得到补偿 壁后注浆最终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背景资料: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问题: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说明理由。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为什么?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为什么?

某矿建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担了立井井筒的施工任务,因工期紧,建设单位在进场道路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即要求该矿建公司进场施工。该矿建公司为了进场方便,在建设单位的指令下支出30万元完善了进场道路,矿建公司支出的30万元应由( )承担。A.矿建公司B.建设单位C.当地政府D.矿建公司和建设单位共同

某单位负责建设一矿井工程项目。为加快开发矿产资源,建设单位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必要的施工准备后,采取邀请招标的形式进行招标。考虑到自身对矿产开发工作并不熟悉,该建设单位通过委托招标单位进行代理招标后,向某矿山施工单位发出了邀请书,并寄发了相关的招标材料。矿井施工图设计表明,矿井的井筒以基岩为主,因此主、副、风井均采用单层混凝土井壁结构,井下主要巷道为锚喷支护,主要硐室为现浇混凝土支护。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矿井施工工期为48个月。受邀施工单位按时回复了投标邀请。投标文件按其自身施工经验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立井井筒井壁和井下主要硐室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以此确定了投标文件相关项目的计价标准和项目总价。投标文件还根据井筒有两个含水层以及穿过与含水层有贯穿的断层、井筒涌水达到120m3/h的情况,将工作面注浆以及安装使用120m3/h排水能力的设备等项目内容的费用列入计费内容;同时,投标文件还以井筒有断层涌水为由,要求在项目总价的基础上增加5%的风险费。有关矿井施工工期,投标书中写明有两项,即井筒工期12个月,井下巷道工期38个月。最终,评标委员会否决了该项投标,建设单位遭到相关部门的批评。问题1.招标单位的招标工作存在哪些错误的做法应该怎样做2.施工单位提交的投标书内容有哪些不妥之处3.施工单位在确定井筒涌水问题价款时的做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