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探)测器,并符合规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0mB.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C.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D.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对于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探)测器,并符合规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0m

B.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

C.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

D.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


相关考题:

液化烃、甲B 、乙A 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液体储罐的( ),应设检(探)测器。 A.防火堤外侧B.防火堤上C.防火堤内D.储罐顶部

甲、乙、丙类液体或液化气体储罐区的消火栓,设在防火堤( )。 A、之内B、之外C、距防火堤15米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墩)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h。 A.1B.2C.3D.5

()等,应设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设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A.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B.液化石油气储罐区C.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D.可燃材料堆场

石油化工企业中的装置储罐组的总容积符合下列条件时()可按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其他工艺设备”确定其防火间距。 A.液化烃储罐小于50m3B.液化烃储罐小于100m3C.可燃液体储罐小于100m3D.可燃气体储罐小于200m3

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2019)规定,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有毒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A.10m、4mB.10m、5mC.20m、10mD.15m、7m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

石油化工企业多品种的液体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 )。A.甲b,乙a类液体与气体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B.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C.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D.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A.储罐区内B.储罐下C.防护堤外D.防护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