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中可改变的因素有()A导管的规格B导管的长度C既往的静脉状况D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

静脉炎中可改变的因素有()

A导管的规格

B导管的长度

C既往的静脉状况

D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


相关考题:

外周导管置入时间大于多少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A 12小时B 24小时C42小时D72小时

漂浮导管的顶端经过右心系统时,如出现短暂的室上速和期前收缩,最合理的处理是 A、将导管退出,心律稳定后再改变方向和角度置入导管B、电复律C、静脉推注利多卡因D、抽光气囊气体进导管E、放慢速度,继续进导管

超声下置入PICC导管,经超声判断无颈内或颈外静脉异位,可确定导管无异位。()

对外周静脉短导管的研究显示置入时间()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 A.≥72hB.>48hC.>72hD.>96hE.

静脉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静脉炎的表现如(),感染或导管故障应立即拔除导管。 A.局部温度升高B.触痛C.皮肤坏死D.红肿E.可触及条索

安全型和非安全型静脉短导管的区别在于() A.置入的血管类型B.导管的长度C.导管尖端所到的位置D.有无针刺伤设计E.有无护针帽

外周静脉导管的()会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和静脉炎的危险度 A.长度B.置管位置C.安全设计D.导管尖端所到位置E.操作手法

血管通路装置是()。 A.外周静脉-短导管B.外周静脉-中长导管C.锁骨下静脉导管和颈内静脉导管D.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E.输液辅助装置

根据导管尖端所到的位置可分为()。 A.短导管B.中等长度导管C.长导管D.外周静脉导管E.中心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