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采录汉魏六朝以来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A十三经注疏B困学纪闻C经典释文D经义述闻

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采录汉魏六朝以来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A十三经注疏

B困学纪闻

C经典释文

D经义述闻


相关考题:

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A.颜师古 B.裴松之 C.陆法言 D.刘孝标

"木陈,谓木久旧也"中的训诂术语"谓"( )A.表通假B.表注音C.表释义D.表校勘E.表示按语

高,膏;梁,米也。(《素问·腹中论》)"今禁高梁"王冰注。顾观光校勘记:"以生气通天论注校之,米,即粱之坏字"。此条校勘属( )A、对校B、本校C、他校D、理校

马克思在20-21世纪之交,以其学术成就和伟大人格,被西方多家媒体评为()。 A“千年伟人”B“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C“哲学家”D“经济学家”

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 )。A.颜师古B.裴松之C.陆法言D.刘孝标

汉魏以来,法律的儒家化突出的体现在以礼率律和()上。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毛诗〉音义》标志着人们开始关注《诗经》的()问题。

今天的“注”这个术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注”指仅对古籍原文进行解释的训诂体式,广义的“注”则包含狭义的“注”和“疏”。

唐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