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600 焦度:-3.75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5.00 D如下,被测眼的屈光处方应为()A.-6.50+1.25x70B.-4.75-1.25x160C.-3.75-1.25x160D.-6.00+1.25x70

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600 焦度:-3.75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5.00 D如下,被测眼的屈光处方应为()

A.-6.50+1.25x70

B.-4.75-1.25x160

C.-3.75-1.25x160

D.-6.00+1.25x70


相关考题:

关于视网膜检影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主观测量眼的屈光力的方法B、只能用带状光检影镜来检测C、工作距离是一个恒定的值D、工作镜的度数等于检测者的检影距离的倒数E、视网膜检影的中和是一个点

在无工作透镜检影中,视网膜反射光顺动,证实被测眼的屈光状态可能为正视、远视或()A.等于1/工作距离近视B.大于1/工作距离近视C.小于1/工作距离近视D.老视

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800 焦度:+1.50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1.00 D()A.+0.50x180B.+0.50x90C.-0.50x180D.-0.50x90

在无工作透镜检影中,视网膜反射光顺动,证实被测眼的屈光状态可能为小于1/工作距离近视、正视或。()A.等于1/工作距离近视B.大于1/工作距离近视C.远视D.老视

在无工作透镜,工作距离为2/3米的条件下,视网膜检影中和的结果为:第一主子午线轴向800,焦度为0,第二主子午线焦度为-0.75 D,被测眼的屈光处方应为()A.-1.00-0.75x80B.-1.75+0.75x170C.-1.00+0.75x80D.-2.25+0.75x170

第一主子午线轴向150,焦度:+1.50 D 第二主子午线焦度:-0.25 D()A.-1.25x15B.-1.75x15C.+1.25x105D.-1.75x105

检影时,放置镜片-6.00D达到影动中和,工作距离是67cm,最后的检影结果是( ) A、 -4.50DB、 -5.50DC、 -6.50DD、 -7.50DE、 -6.00D

一短焦距广角照相物镜的焦距为28mm,由两个薄透镜组成,工作距离(后面的透镜到像方焦面的距离)40mm,总长度(第一透镜到整个物镜像方焦点的距离)为55mm,求组成此系统的二个薄透镜的焦距及其间隔。

在检影过程中,工作距离50CM,初始检影结果为 +2.50DS,则纯检影度数为()A.+0.50DSB.-0.50DSC.+4.50DSD.+2.00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