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规程》提出我国教育方针是()。 A、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B、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C、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规程》提出我国教育方针是()。

A、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B、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C、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考题:

教育部于2009年颁发的规范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规章性文件是 ( )A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程》B.《中小学班主任I作规定》C.《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D.《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办法》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 A.校务委员会制B.校长责任制C.校长分工负责制D.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我国最早在有关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全面发展”的问题。 A.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中B.1978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中C.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中D.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中

1995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教育部于1952年先后颁发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为我国幼儿园教育正规化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 A.《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试行)》B.《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C.《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

1952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中央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这两个文件规定中小学实行()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D校长责任制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提出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什么样的导师?A.人生B.生活C.教育D.生命

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提出,小学的师生比为______。A.1:10B.1:11.5C.1:13.5D.1:19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依据源于A.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C.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D.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