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或监护人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时,需要携带()。 A、预防接种证B、预防接种卡C、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D、预防接种补种名单

家长或监护人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时,需要携带()。

A、预防接种证

B、预防接种卡

C、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

D、预防接种补种名单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表述正确的是?()A.儿童户口迁移时,应将接种证递交给迁入地接种单位,由迁入地接种单位建立接种档案B.在新居住地接种第一类疫苗,同样是免费的C.接种证遗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要求原居住地接种单位出具接种证明D.家长有义务保证自己的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下列关于入托入学接种查验工作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补种原则正确的有()。 A、对于某漏种疫苗,间隔时间太久需重新接种该疫苗B、6-11岁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儿童使用白破疫苗补种C、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均可以给与补种D、依据预防接种补种名单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使用规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除外:()。 A.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B.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需重新开始免疫程序所有剂次。C.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及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D.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应补种完成2剂次

新生儿访视时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提醒家长尽快补种。A.水痘疫苗B.卡介苗C.麻疹疫苗D.乙肝疫苗

接种后除做好接种记录外,还应做到什么?( )A.告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B.受种者如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C.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D.清理器材和处理剩余疫苗。

无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到( )补办或补种。A.疾控中心B.幼儿园C.医疗机构D.居住地的接种单位

我省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为:( )A.进一步降低目标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B.进一步降低目标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C.以县为单位,目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D..以乡为单位,目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使用规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 14 岁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 )A.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B.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C.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D.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 岁以下儿童未达到 3 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E.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 2 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

儿童入托、入学时,( )和( )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及时报告( ),同时配合并 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