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外光电效应有红限频率,而内光电效应无红限频率。

通常外光电效应有红限频率,而内光电效应无红限频率。


相关考题:

在光线作用下,入射光频率()于红限频率,即使光线微弱,也会有光电子射出。A、高B、低C、无影响D、等于

物质的光电效应通常分为( )。 A. 外光电效应B. 内光电效应C. 平衡D. 光生伏打效应

光电效应中,入射光的频率()红限频率(截止频率),才可能产生光电子。 A、大于、等于B、小于C、小于﹑等于D、任何情况

半导体材料发生光电效应,对入射光的频率有什么要求?

关于光电效应有下列说法: (1)任何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到任何金属表面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2)若入射光的频率均大于一给定金属红限,则该金属分别受到不同频率,强度相等的光照射时,释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同; (3)若入射光的频率均大于一给定金属红限,则该金属分别受到不同频率,强度相等的光照射时,单位时间释出的光电子数一定相等; (4)若入射光的频率均大于一给定金属的红限,则当入射光频率不变而强度增大一倍时,该金属的饱和光电流也增大一倍. 其中正确的是:()A、(1),(2),(3)B、(2),(3),(4)C、(2),(3)D、(2),(4)

外光电效应是指();内光电效应是指()。

未对载波调制的待传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它所占的频带称为基带,基带的高限频率与低限频率之比通常远大于1。()

若入射光的频率均大于一给定金属的红限,则当入射光频率不变而强度增大一倍时,该金属的饱和光电流也增大一倍。

以波长为λ=0.207μm的紫外光照射金属钯表面产生光电效应,已知钯的红限频率v0=1.21×1015Hz,则其遏止电压|Ua|=()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元电荷e=1.6×10-19C)

当波长为300nm光照射在某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能量范围从0到4.0×10-19J,在作上述光电效应实验时遏止电压为(),此金属的红限频率为()。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A、金属的逸出功越大,产生光电子所需的时间越长B、金属的逸出功越大,光电效应的红限频率越高C、入射光强度越大,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D、入射光强度越大,遏止电压越高

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有红限频率的限制。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器件有()和();基于内光电效应的器件有()、()、()和()等。

什么是红限频率?

种材料的红限频率为γ0,入射光的频率为γ。若γ0>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能发生外光电效应B、一定不能发生外光电效应C、能否发生外光电效应还取决于光强D、无法判断

只有当入射光频率高于红限频率时,光电效应才能够产生。

听觉的绝对阀限包括()。A、频率阀限B、声压阀限和声强阀限C、频率阀限和声强阀限D、频率阀限、声压阀限和声强阀限

光电子逸出时具有的初始动能与光的频率有关。特定材料具有特定的逸出功,存在一个入射光的极限频率(红限频率),仅当入射光频率大于该频率时,才会有电子逸出。

金属的光电效应的红限依赖于()A、入射光的频率B、入射光的强度C、金属的逸出功D、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超过红限)而增加光强,则随之增加的是()A、遏止电势差B、饱和光电流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D、光电子的能量

当波长为3000Å的光照射在某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能量范围从0到4.0×10-19J。在作上述光电效应实验时遏止电压为 |Ua|=()V;此金属的红限频率v0=()Hz。

以波长为λ=0.207μm的紫外光照射金属钯表面产生光电效应,已知钯的红限频率v0=1.21×1015赫兹,则其遏止电压|Ua| =()V。

光电效应中的红限频率依赖于()A、入射光的强度B、入射光的频率C、入射光的颜色D、金属的逸出功

判断题光电子逸出时具有的初始动能与光的频率有关。特定材料具有特定的逸出功,存在一个入射光的极限频率(红限频率),仅当入射光频率大于该频率时,才会有电子逸出。A对B错

单选题光敏电阻是()器件,属于()A光电导器件,外光电效应B光电发射器件,外光电效应C光生伏特器件,内光电效应D光电导器件,内光电效应

单选题听觉的绝对阀限包括()。A频率阀限B声压阀限和声强阀限C频率阀限和声强阀限D频率阀限、声压阀限和声强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