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分子能产生荧光,这种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

叶绿素分子能产生荧光,这种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

  • A、基态
  • B、第一单线态
  • C、第二单线态
  • D、三线态

相关考题:

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产生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 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

叶绿素分子在吸收光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的长。

有关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是水溶性的B.叶绿素a可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C.叶绿体提取液的荧光比叶绿素提取液强D.蓝藻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

苯胺在下列哪个pH值能产生荧光(苯胺以分子形式产生荧光)()A、1B、2C、7D、13

光合反应中心的中心色素分子可以是叶绿素a,也可以是叶绿素b。

在光合作用中,光化学反应的中心分子是()A、全部叶绿素a的各种状态分子B、P700和P680的叶绿素a分子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子D、全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子

光合作用中,单位光照时间内,能量达到饱和时,大约多少个叶绿素分子产生一个氧气分子?()A、2500个B、4500个C、5500个D、10000个

原子荧光法测量的是()A、溶液中分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B、蒸气中分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C、溶液中原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D、蒸气中原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

参加叶绿素分子组成的元素()A、BB、MgC、CuD、Mn

一般说来,正常叶子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分子比例约为3:1。

在适当的条件下,叶绿素分子中的镁原子可被铜离子取代,生成()色的叶绿素铜。

试述原子荧光和分子荧光产生的原理。

叶绿素分子在吸收光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长。

叶绿素分子在()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的长。

PSII的原初电子受体和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A、去镁叶绿素分子、4Fe-4S中心B、叶绿素分子A、质体醌C、去镁叶绿素分子、质体醌D、叶绿素分子A、4Fe-4S中心

合成叶绿素分子中吡咯环的起始物质是()。光在形成叶绿素时的作用是使()还原成()。

叶绿素分子能产生磷光,这种磷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

类囊体膜上天线色素分子的排列是紧密而有序的,从外到内依次排列,这种排列有利于能量向反应中心转移,并且保证能量不能逆向传递。属于这种排列的有:()。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C、叶绿素b、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

根据反映中心叶绿素分子的光吸收性质不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光系统:光系统1中的反应中心叶绿素分子称(),光系统2中的反应中心叶绿素分子称()

填空题叶绿素分子在()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的长。

填空题根据反映中心叶绿素分子的光吸收性质不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光系统:光系统1中的反应中心叶绿素分子称(),光系统2中的反应中心叶绿素分子称()

单选题叶绿素分子能产生磷光,这种磷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

单选题原子荧光法测量的是()。A溶液中分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B蒸气中分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C溶液中原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D蒸气中原子受激发产生的荧光

单选题叶绿素分子能产生荧光,这种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A基态B第一单线态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

单选题苯胺在下列哪个pH值能产生荧光(苯胺以分子形式产生荧光)()A1B2C7D13

判断题叶绿素分子在吸收光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长。A对B错

判断题光合反应中心的中心色素分子可以是叶绿素a,也可以是叶绿素b。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