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外带孤立的结节性病变,此时应当选用的定性诊断方法是()。A、胸腔镜B、纤维支气管镜C、纵隔镜D、经皮肺穿刺活检E、剖胸探查

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外带孤立的结节性病变,此时应当选用的定性诊断方法是()。

  • A、胸腔镜
  • B、纤维支气管镜
  • C、纵隔镜
  • D、经皮肺穿刺活检
  • E、剖胸探查

相关考题:

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外带孤立的结节性病变,此时应当选用的定性诊断方法是A.胸腔镜B.纤维支气管镜C.纵膈镜D.经皮肺穿刺活检E.剖胸探查

男性,60岁,吸烟40年,每日20支,近1个月出现刺激性咳嗽,偶见痰中带血丝,无其他明显不适。对该患者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A、胸部CT检查B、胸部MRI检查C、胸部B超检查D、胸部正侧位平片检查E、胸部PET检查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肺上叶一直径4cm×4cm实性占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选择下面哪种检查方法A、CT引导下的胸部穿刺B、剖胸探查C、纤维支气管镜检查D、纵隔镜检查E、胸腔镜检查经上述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一菜花样肿物,病理提示鳞癌,如该患者适于手术治疗,其最佳的手术方式是A、右肺上叶切除术B、右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C、支气管袖式右肺上叶切除D、支气管袖式右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E、右全肺切除术

男性,21岁。反复咳嗽、咯血及右肺感染2年。胸部CT检查: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扩张。采取外科治疗时,以下不正确的是A、术前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B、术前应控制痰量在30~50ml以下C、在咯血间歇期手术D、手术切除右中、下肺叶E、手术切除右下肺叶

患者男,21岁。反复咳嗽、咯血及右肺感染2年。胸部CT检查: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扩张。考虑外科治疗时,不宜采取的是A.术前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B.术前应控制痰量在30~50ml以下C.在咯血间歇期手术D.手术切除右中、下肺叶E.手术切除右下肺叶

女,25岁,因反复咯血3年,近一周咯血3次,每次量约200ml,应用止血药物效果不佳,CT检查示双肺下叶支气管扩张,以右肺下叶严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出血来自左肺下叶支气管,目前患者适合的治疗方式是()A.内科治疗B.左肺下叶切除C.右肺下叶切除D.-期双侧手术E.右肺中下叶切除

男性,59岁,无吸烟史,感冒、咳嗽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3周后伴发热,胸部X线提示右肺下叶炎症,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胸片示肺部炎症基本消失,3个月后上述症状又复发作。胸片示右下肺阴影如前。最佳治疗方案应是A、右全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B、先行放疗再行右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C、右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化疗D、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E、右肺下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好的方法是A、纤维支气管镜活检B、胸部CTC、胸部MRID、肺核素扫描E、支气管断层摄影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肺部炎症复发B、支气管内肿瘤C、肺结核D、右下肺癌E、右下叶支气管内良性肿瘤

如果准备安排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不是手术的禁忌证的是A.重度黄疸B.大量腹水C.双下肢可凹性水肿D.CT示肺孤立转移灶E.Alb:31g/L

患者,男,50岁,平素身体健康。2天前体检时胸部后前位片发现右肺下叶外带一块状阴影,大小约3cm×3.5cm,边缘欠光整。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肺癌B.肺结核C.肺癌和肺结核D.肺脓肿

患者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其手术类型为()A、清洁手术B、清洁-污染手术C、污染手术D、手术类型不确定

某患者,男性,胸部CT提示右肺中心型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检查并取病例示:右肺小细胞未分化癌,骨ECT提示全身多发骨转移,此患者肿瘤分期为哪期,应进行何种治疗?

某男性患者,70岁,近1个月出现咳嗽、气短,胸部CT提示右肺门占位,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小细胞未分化癌,腹部CT见右肾上腺转移瘤,该患者首选治疗方案具体是什么?

患者,女,27岁,低热、乏力2周,咳嗽,痰中带血,CT示右肺下叶一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其中见空洞,周围可见小斑点状卫星灶,血沉50mm/h。一般来说,该病的好发部位是()A、右肺上叶前段B、右肺中叶C、右肺下叶后底段D、右肺上叶尖后段E、右肺下叶前底段

患者,女性,35岁,体检行胸部CT发右肺下叶一类圆形结节影,边界清楚,内见爆米花样钙化。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假瘤B、错构瘤C、肺癌D、肺结核E、软骨瘤

单选题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外带孤立的结节性病变,此时应当选用的定性诊断方法是()。A胸腔镜B纤维支气管镜C纵隔镜D经皮肺穿刺活检E剖胸探查

单选题患者身体健康,无手术禁忌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外带孤立的结节性病变,此时应当选用的定性诊断方法是(  )。ABCDE

单选题男,52岁,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下叶近胸膜处有一最长径为3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右肺中叶可见单个转移结节;活检证实为腺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融合,余部位淋巴结及器官经相关辅助检查未见转移。该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应考虑为()。AT2N1M0BT4N1M0CT2N1M1DT4N2M1ET3N2M1

单选题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2004年6月术后的诊断为()A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B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C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D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E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F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NM

单选题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2004年6月术后的诊断为()。A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2N1M0B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3N1M0C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4N1M0D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2N2M0E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3N2M0F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pT4N2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