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入院前15d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自服氧氟沙星后体温下降。1周前因快步及饱餐后感觉不适,未作处理。1d前突感心悸不适、头晕乏力,不伴黑蒙、晕厥。门诊EKG://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予牛磺酸、辅酶Q等处理后,病情无好转。自感胸闷、心悸较前加重。再次E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遂收治入院。查:肠道病毒RNA(+);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A、心肌酶谱B、肌钙蛋白C、心脏MRID、冠状动脉CTE、抗心肌自身抗体

患者女,52岁,入院前15d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自服氧氟沙星后体温下降。1周前因快步及饱餐后感觉不适,未作处理。1d前突感心悸不适、头晕乏力,不伴黑蒙、晕厥。门诊EKG://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予牛磺酸、辅酶Q等处理后,病情无好转。自感胸闷、心悸较前加重。再次E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遂收治入院。查:肠道病毒RNA(+);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

  • A、心肌酶谱
  • B、肌钙蛋白
  • C、心脏MRI
  • D、冠状动脉CT
  • E、抗心肌自身抗体

相关考题:

患者,女,28岁。患甲亢1年,2天前受凉感冒,出现体温升高达39.5℃,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心率l20次/分,继而出现甲亢危象。治疗中禁用的药物是A.异丙嗪B.阿司匹林C.抗生素D.丙基硫氧嘧啶E.补液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3天,反复惊厥3次入院。既往惊厥史。入院查体:体温38.7T,嗜睡,醒后烦躁易激惹,心率120次/分,心肺检查,腹软,前囟较饱满,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A、血培养;B、头颅CT扫描;C、腰椎穿刺;D、脑电图;E、头颅B超;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入院检查,2天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8.3×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6%,骨髓穿刺示:增生极度活跃,临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请问白血病化疗的同时口服别嘌呤醇,其目的是( ) A.抑制尿素的合成B.抑制肌酐的合成C.抑制尿酸的合成D.抑制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肌酸合成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始粒2%,早幼粒8%,中幼粒10%,晚幼粒16%,Hb10.4g/dl,Plt290×109/L。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流行性感冒B.肺炎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脾功能亢进

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始粒2%,早幼粒8%,中幼粒10%,晚幼粒16%,Hb10.4g/dl,Plt290×109/L。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该患者出现感染、发热的主要原因是( ) A.营养不良B.缺乏成熟粒细胞C.缺氧D.出血E.新陈化谢旺盛

患者,女,29岁。患甲亢1年,2天前受凉感冒,出现体温升高达39.3℃,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心率120次/分,继而出现甲亢危象,治疗中禁用的药物是A.异丙嗪B.阿司匹林C.抗生素D.丙基硫氧嘧啶E.补液

患者女,41岁。主诉反复寒战,发热1周。体温骤降,最高达39.5℃,很快降至正常,隔日发作一次,今晨再次出现高热急诊入院。疑似疟疾。护士为其监测体温。为该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A.接触性隔离B.肠道隔离C.呼吸道隔离D.昆虫隔离E.严密隔离

患者女,25岁。1型糖尿病患者,一直应用胰岛素治疗。2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2小时前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急诊入院。检查:体温38.7℃,脉搏132次/分,呼吸28次/分,皮肤干燥,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血糖33.3mmol/L,尿素氮20mmol/L,血钠140mmol/L,血钾4.2mmol/L,尿酮体(+++)。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是A.脑出血昏迷B.尿毒症昏迷C.乳酸酸中毒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低血糖昏迷

患者,女,45岁。因急性胆囊炎入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今晨输液后30分钟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测体温38.5℃。该患者可能发生了输液反应中的A.过敏反应B.急性肺水肿C.空气栓塞D.发热反应E.静脉炎

患者,女,31岁,怀孕4个月,因高热入院,经诊断为胃肠感冒所致发热。孕妇因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出现发热,体温上升()可以导致胎儿畸形A.0.5℃B.1.0℃C.1.5℃D.2.0℃E.2.5℃

患者女,15岁,于入院前5d突发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最高达39℃。后突然出现晕厥,伴双眼上翻、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及尿、粪失禁,数秒钟后恢复。后再发1次,症状如前。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入院查体示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低。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提示:患者感冒发热后出现反复晕厥。)A、心电图B、脑电图C、血常规D、胸部X线检查E、病毒学检测F、血培养

患者男性,35岁,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4天,每天体温持续在39.1℃~39.5℃,最高达39.9℃,请问该患者发热为哪种热型:()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超高热

患者,男性,32岁。阑尾炎术后1周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7℃,伴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内有黏液。最简单直接的检查方法是()A、血常规B、腹腔穿刺C、直肠指检D、立位腹平片E、腹部B超

男,34岁,主诉发热7天,体温骤升骤降,最高达39.6℃,今晨因再次高热入院,疑似疟疾。该患者入院后用过的体温计正确的处理方式:()A、过氧乙酸浸泡B、84消毒擦拭C、紫外线照射D、乙醇擦拭

患者女,52岁,入院前15d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自服氧氟沙星后体温下降。1周前因快步及饱餐后感觉不适,未作处理。1d前突感心悸不适、头晕乏力,不伴黑蒙、晕厥。门诊EKG://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予牛磺酸、辅酶Q等处理后,病情无好转。自感胸闷、心悸较前加重。再次E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遂收治入院。查:肠道病毒RNA(+);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对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临时起搏器植入B、永久起搏器植入C、甲泼尼龙160mg/d冲击治疗D、干扰素抗病毒治疗E、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

问答题患者王某,男性,65岁,4天前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最低体温为38.3℃,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请问:(1)该患者的体温变化属于什么热型?(2)如何护理该患者?

单选题患者女,31岁。因发热、右侧胸痛、咳嗽2天入院。3天来每日体温最低为39.2℃,最高39.8℃。入院后查体:T39.5℃,右锁骨下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该患者右上肺叩诊音可能出现()A清音B浊音C实音D鼓音E过清音

单选题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A束臂试验B胸部X线片C染色体检查D出凝血时间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单选题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3×109/L,分类原粒2%,早粒7%,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0×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A有感染的危险B潜在并发症:脑出血C有受伤的危险D气体交换受损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单选题患者,男性,21岁,3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7℃,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下降至正常。2天前查血常规示:WBC3.8×109/L,分类原粒2%,早粒8%,中粒10%,晚粒16%,Hb134g/L,PLT29×109/L。骨穿示:增生极度活跃,中、晚幼及嗜酸、嗜碱粒明显增多。查体: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指。下列检查对诊断最有提示意义的是()A束臂试验B胸部X线片C染色体检查D出凝血时间E部分凝血活酶纠正试验

单选题患者女,25岁。1型糖尿病患者,一直应用胰岛素治疗。2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2小时前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急诊入院。检查:体温38.7℃,脉搏132次/分,呼吸28次/分,皮肤干燥,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血糖33.3mmol/L,尿素氮20mmol/L,血钠140mmol/L,血钾4.2mmol/L,尿酮体(+++)。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是()A脑出血昏迷B尿毒症昏迷C乳酸酸中毒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低血糖昏迷

问答题男性,27岁,于3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乏力,体温最高达39℃,呈不规则热,伴咳嗽,无痰,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于当地卫生院予“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无明显好转,1周前开始出现手掌部小结节,遂转至我院,入院时面色苍白,消瘦,测体温39.6℃,听诊心脏有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赘生物”。该病人最可能的入院诊断是什么?

问答题男性,27岁,于3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乏力,体温最高达39℃,呈不规则热,伴咳嗽,无痰,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于当地卫生院予“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无明显好转,1周前开始出现手掌部小结节,遂转至我院,入院时面色苍白,消瘦,测体温39.6℃,听诊心脏有病理性杂音,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赘生物”。请说出主要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单选题患者女,25岁。1型糖尿病患者,一直应用胰岛素治疗。2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2小时前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急诊入院。检查:体温38.7℃,脉搏132次/分,呼吸28次/分,皮肤干燥,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血糖33.3mmol/L,尿素氮20mmol/L,血钠140mmol/L,血钾4.2mmol/L,尿酮体(+++)。对该患者的处理不正确的是()A立即应用胰岛素B立即补液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D尿酮体消失即停用胰岛素E寻找并处理诱因

单选题男,34岁,主诉发热7天,体温骤升骤降,最高达39.6℃,今晨因再次高热入院,疑似疟疾。该患者入院后用过的体温计正确的处理方式:()A过氧乙酸浸泡B84消毒擦拭C紫外线照射D乙醇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