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中,放样界址点的方法一般有()。A、极坐标法B、方向坐标法C、前方交会法D、长度交会法E、角度坐标法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中,放样界址点的方法一般有()。

  • A、极坐标法
  • B、方向坐标法
  • C、前方交会法
  • D、长度交会法
  • E、角度坐标法

相关考题: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  )。A.平面控制测量B.高程控制测量C.界址点测量D.实施放线E.界址点放样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中,界址点放样的中误差应控制在______,允许误差为______。(  )A.±10cm;±20cmB.±20cm;±30cmC.±20cm;±40cmD.±10cm;±40cm

勘测定界外业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实施放线B.界址桩的设置C.面积量算D.解析测量界址点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为(  )。A.进行控制测量B.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实地放样C.界址桩的设置D.界址点的编号E.绘制点之记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中,放样界址点的方法一般有(  )。A.极坐标法B.方向坐标法C.前方交会法D.长度交会法E.角度坐标法

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内。A、±5cmB、±10cmC、±15cmD、±20cm

勘测定界外业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实施放线B、界址桩的设置C、面积量算D、解析测量界址点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A、平面控制测量B、高程控制测量C、界址点测量D、实施放线E、界址点放样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等。A、实地放样B、界址桩的设置C、界址点的布局D、界址点的编号E、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是指根据项目用地的()实地放样界址点,然后对用地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并埋设界址桩及实施放线。A、规划图B、布局图C、初步设计图D、规划用地范围图E、土地利用现状图

勘测定界工作的外业测量情况包括()等。A、平面控制的布设形式B、导线的长度C、放样方法D、界址桩的设置E、编绘勘测定界图

变更地籍测量技术方案的内容不包括()。A、界址点测量方法B、新增界址点放样方案C、极坐标法D、面积计算方法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为()。A、进行控制测量B、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实地放样C、界址桩的设置D、界址点的编号E、绘制点之记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中,界址点放样的中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误差为()A、+10cm;+20cmB、+20cm;+30cmC、+20cm;+40cmD、+10cm,+40cm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及绘制点之记。A、实地放样B、界址桩的设置C、界址点的布局D、界址点的编号E、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内容兼有()等的内容。A、地籍调查B、界址调查C、放样测量D、面积量算E、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A平面控制测量B高程控制测量C界址点测量D实施放线E界址点放样

单选题变更地籍测量技术方案的内容不包括()。A界址点测量方法B新增界址点放样方案C极坐标法D面积计算方法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为()。A进行控制测量B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实地放样C界址桩的设置D界址点的编号E绘制点之记

单选题勘测定界外业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实施放线B界址桩的设置C面积量算D解析测量界址点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是指根据项目用地的()实地放样界址点,然后对用地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并埋设界址桩及实施放线。A规划图B布局图C初步设计图D规划用地范围图E土地利用现状图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中,放样界址点的方法一般有()。A极坐标法B方向坐标法C前方交会法D长度交会法E角度坐标法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等。A实地放样B界址桩的设置C界址点的布局D界址点的编号E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

多选题勘测定界工作的外业测量情况包括()等。A平面控制的布设形式B导线的长度C放样方法D界址桩的设置E编绘勘测定界图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内容兼有()等的内容。A地籍调查B界址调查C放样测量D面积量算E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单选题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内。A±5cmB±10cmC±15cmD±20cm

多选题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及绘制点之记。A实地放样B界址桩的设置C界址点的布局D界址点的编号E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