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内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称为道床厚度。

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内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称为道床厚度。


相关考题:

钢轨组在线路上放置时,普通线路混凝土轨枕地段,一般应放在()上、直线地段亦可放在道心里,两端用卡子卡在枕轨上或穿入木枕钉固,如钢轨组较长,中间应适当穿入木枕钉固。

()只在特殊需要的地段、临时轨道和道岔敷设处使用。 A、木轨枕B、钢筋混凝土轨枕C、钢轨枕

曲线地段是指内轨断面下轨枕底面至路基面深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道床厚度是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道床厚度是指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外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内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称为道床厚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普通线路木枕地段新卸的钢轨组(标准轨用鱼尾板联结而成的轨条)可放在道床肩上或木枕头上,()可放在道心里。放在道床肩上时,道砟必须预先整平。A、直线地段B、曲线地段C、弧线地段D、斜线地段

在钢轨接头处起道时,液压起道器应放于轨缝下。直线地段起道,应将液压起道器放在钢轨外;曲线上股起道应放在钢轨内侧。

红线上方、下方应分别标注出( )和支柱内侧或桥梁、隧道边墙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曲线地段还须在红线左上方标注( )。A、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线路标准超高B、线路标准超高,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C、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定位点拉出值D、定位点拉出值,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

已知接触网某定位点接触线高度为6000mm,拉出值为400mm,外轨超高为60mm,则该定位点接触线的位置是()。A、接触线的投影位置在线路中心至外轨间,距离线路中心150mm处B、接触线的投影位置在线路中心至内轨间,距离线路中心150mm处C、接触线的投影位置在线路中心至外轨间,距离线路中心250mm处D、接触线的投影位置在线路中心至内轨间,距离线路中心250mm处

直线地段建筑接近限界距钢轨轨面的最低高度为()毫米。A、1700B、2440C、5500D、4800

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应按有关规定的办法和标准确定。()

道床厚度是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直线地段建筑限界规定,距线路中心1400mm时,高度不得超过钢轨顶面()mm。

直线地段起道,应将液压起道器放在()。A、钢轨内B、钢轨外C、轨缝处D、轨枕下

隧道竣工时,需测绘以路线中心线为准的实际净空,测点安排()A、直线地段每50mB、直线地段每30mC、曲线地段每20mD、需要加测断面处

曲线地段钢轨侧面磨耗在未达到轻伤标准前,应有计划地调边或与直线地段钢轨倒换使用,常备轨严禁与线路上的钢轨倒换使用。

道床厚度是指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外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

判断题曲线地段钢轨侧面磨耗在未达到轻伤标准前,应有计划地调边或与直线地段钢轨倒换使用,常备轨严禁与线路上的钢轨倒换使用。A对B错

单选题道床厚度指的是()。A直向上钢轨或曲线上内轨中轴线下钢轨顶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B直向上钢轨或曲线上内轨中轴线下轨底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C直向上钢轨或曲线上内轨中轴线下轨枕顶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D直向上钢轨或曲线上内轨中轴线下轨枕底面至路基顶面的距离

判断题道床厚度是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A对B错

单选题直线地段建筑接近限界距钢轨轨面的最低高度为()毫米。A1700B2440C5500D4800

单选题直线地段起道,应将液压起道器放在()。A钢轨内B钢轨外C轨缝处D轨枕下

判断题道床厚度是指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外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A对B错

判断题直线地段钢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或曲线地段内轨中心处轨枕底面至路基面的高度值称为道床厚度。A对B错

单选题红线上方、下方应分别标注出( )和支柱内侧或桥梁、隧道边墙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曲线地段还须在红线左上方标注( )。A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线路标准超高B线路标准超高,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C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定位点拉出值D定位点拉出值,轨面至接触网导线的高度

判断题在钢轨接头处起道时,液压起道器应放于轨缝下。直线地段起道,应将液压起道器放在钢轨外;曲线上股起道应放在钢轨内侧。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