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上下颌牙齿面重度磨耗,垂直距离过低需要升高咬合时,选用何种治疗咬合板()。A、稳定咬合板B、再定位咬合板C、枢轴咬合板D、调位性咬合板E、松弛咬合板

患者女,65岁,上下颌牙齿面重度磨耗,垂直距离过低需要升高咬合时,选用何种治疗咬合板()。

  • A、稳定咬合板
  • B、再定位咬合板
  • C、枢轴咬合板
  • D、调位性咬合板
  • E、松弛咬合板

相关考题:

患者,56岁。无颌牙,义齿戴用7年,自觉咀嚼不力,面显苍老。其原因是A、垂直距离过高B、垂直距离过低C、咬合不平衡D、下颌前伸E、义齿固位差

垂直距离是指()A.上下颌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B.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面下1/3的高度C.瞳孔连线到口裂间的距离D.息止颌时,上下颌牙牙合面间距离E.眶底到颏底间的距离

患者,女,52岁,诉牙齿缺损,进食时牙齿酸痛,有夜磨牙史。检查:咬合时面下1/3距离短,息止颌间隙大,全口牙齿重度磨损,牙龈距短,左上2和右上2舌侧及上下颌第一磨牙面探诊(+),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冷热疼痛。选择正确的治疗设计A.前牙直接行烤瓷全冠的牙体预备B.后牙行高嵌体的牙体预备C.酌情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D.切除牙龈,增加临床牙冠的长度E.后牙直接行铸造全冠的牙体预备

老年无牙颌患者,义齿戴用7年,自觉咀嚼不利,面显苍老。其原因是A.下(颌)前伸B.垂直距离过低C.垂直距离过高D.咬合不平衡E.义齿固位差

56岁无牙土颌患者,义齿戴用7年,自觉咀嚼不利,面显苍老。其原因是A.垂直距离过高B.垂直距离过低C.咬合不平衡D.下颌前伸E.义齿固位差

患者男,45岁,诉牙齿缺损,进食时牙齿酸痛,有夜磨牙史。检查:咬合时面下1/3距离短,息止颌间隙大,全口牙齿重度磨损,龈距短,舌侧及咬合面探诊(+),冷热(++)。修复体的咬合面尽量采用A.烤瓷修复B.树脂修复C.全瓷修复D.金属修复E.银汞修复

牙齿的切端是指A.前牙有切咬功能的部分B.牙冠发生接触的一面C.上下颌牙齿在咬合时接触的部位D.上下颌的后牙在咬合时发生接触的面E.牙冠上有牙尖突起的部位

患者男,45岁,诉牙齿缺损,进食时牙齿酸痛,有夜磨牙史。检查:咬合时面下1/3距离短,息止颌间隙大,全口牙齿重度磨损,龈距短,舌侧及咬合面探诊(+),冷热(++)。如果中邻接缺损,已行根管治疗,如何选择修复体A.烤瓷全冠B.铸造全冠C.桩核冠D.铸造核冠E.高嵌体

患者男,45岁,诉牙齿缺损,进食时牙齿酸痛,有夜磨牙史。检查:咬合时面下1/3距离短,息止颌间隙大,全口牙齿重度磨损,龈距短,舌侧及咬合面探诊(+),冷热(++)。患者疼痛消失后应采取A.立刻进行烤瓷全冠修复B.调整咬合C.先观察3个月D.先戴用1~3个月的暂时性修复体E.充填缺损

牙列缺失的主要病因是A.牙齿重度磨耗B.发育障碍C.牙周病D.颌骨疾患E.颌骨外伤

患者女,65岁,上下颌牙齿面重度磨耗,垂直距离过低需要升高咬合时,选用何种治疗咬合板A.稳定咬合板B.枢轴咬合板C.松弛咬合板D.再定位咬合板E.调位性咬合板

病人在佩戴义齿后,出现咬颊黏膜的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垂直距离过低B、垂直距离过高C、上下颌后牙覆盖过小D、义齿基托过厚E、有牙合干扰

患者女,65岁,上下颌牙齿面重度磨耗,垂直距离过低需要升高咬合时,选用何种治疗咬合板()。A、稳定咬合板B、再定位咬合板C、枢轴咬合板D、调位性咬合板E、松弛咬合板

牙齿的面可以描述为()。A、牙冠有咀嚼功能的一面B、牙冠发生接触的一面C、上下颌牙齿在咬合时接触的部位D、上下颌的后牙在咬合时发生接触的面E、牙冠上有牙尖突起的部位

患者,女,56岁。戴全口义齿5天讲话和进食时上下牙有撞击声,是由于()A、前牙排列覆过大B、下颌前伸C、息止牙合间隙过大D、垂直距离过低E、垂直距离过高

单选题牙齿的“牙合面”可以描述为()。A牙冠有咀嚼功能的一面B牙冠发生接触的一面C上下颌牙齿在咬合时接触的部位D上下颌的后牙在咬合时发生接触的面E牙冠上有牙尖突起的部位

单选题病人在佩戴义齿后,出现咬颊黏膜的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垂直距离过低B垂直距离过高C上下颌后牙覆盖过小D义齿基托过厚E有牙合干扰

单选题患者女,65岁,上下颌牙齿面重度磨耗,垂直距离过低需要升高咬合时,选用何种治疗咬合板()。A稳定咬合板B再定位咬合板C枢轴咬合板D调位性咬合板E松弛咬合板

单选题牙齿的面可以描述为()A牙冠有咀嚼功能的一面B牙冠发生接触的一面C上下颌牙齿在咬合时接触的部位D上下颌的后牙在咬合时发生接触的面E牙冠上有牙尖突起的部位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全口义齿佩戴2周,自诉咬不烂东西,检查上下义齿有吸附力,形态良好,颊部软组织内陷,分析原因是()A人工牙排在牙槽嵴偏颊侧B人工牙排在牙槽嵴偏舌侧C垂直距离过高D垂直距离过低E面解剖形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