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A、B两点相距多远,置一次镜都能准确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无论A、B两点相距多远,置一次镜都能准确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相关考题:

两点间的高差为3.2m,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89.537m,则两点间地面的平均坡度为()。 A、152.98‰B、152.98%C、6.54‰D、6.54%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

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距离(km数)的平方根成()比,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测定点的平面位置B.测定两点间的高差C.读取水准尺读数D.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借助水准尺,利用视距测量原理,经纬仪还可以测量( )。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高差h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水平夹角卢C.水平夹角β和高差h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竖直角α

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连线的长度(L)的比叫坡度i:h/L。

置仪器于中点测得两点的高差为210mm,置仪器于一端附近测得两点的高差为236mm,两点相距80m,则水准仪i角误差的大小等于()。A、34.8″B、33.8″C、1′17″D、1′07″

两点间的绝对高差和相对高差()。A、不相等;B、相等;C、绝对高差大;D、相对高差大。

排土场台面中心线上一点与工作线交点相距50m,两点高差2.35m,计算两点的反向坡度。

高程测量的实质是求两点间的高差。

坐标正算是计算()A、两点间距离B、点的坐标C、直线的方位角D、两点间高差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读数,计算竖直角,从而求取两点间高差B、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求取两点间高差C、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红黑面读数,通过黑面红面读数差求取两点间高差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A、-10%B、10%C、1%D、-1%

水准仪不但可以测量两点间的高差还可以测量两点间的高程。

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当预测的高程点距水准点较远或高差很大时,就需要连续多次安置仪器以测出两点的高差

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间距离(D)的比叫坡度i=h/D。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A、正B、负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配合带有刻划的标尺,测出两点间的高差。

地面上两点的()之差称为两点间的高差。

判断题无论A、B两点相距多远,置一次镜都能准确测出两点间的高差。A对B错

判断题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A对B错

填空题地面上两点的()之差称为两点间的高差。

填空题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判断题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A对B错

判断题地面坡度是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