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相关考题:

电缆沟槽开挖深度达到()时,应采取措施防止()。

电缆从地面或电缆沟引出时,地面上()m的一段应用金属管加以保护。 A.1B.2C.3D.4

通信电缆沟应与一次动力电缆沟相分离,如不具备条件,应采取电缆沟内部分隔等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关于地下电力电缆沟与道路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方式,哪种正确?( )A.电力电缆沟不得与道路交叉布置B.与道路交叉布置时,由电缆中心线至路面的垂直净距应大于或等于1mC.与道路交叉布置时,由电缆沟沟底至路面的垂直净距应大于或等于1mD.与道路交叉布置时,由电缆沟外缘至路面的垂直净距应大于或等于1m

电缆沟的防火措施中电缆沟每隔()m需采取防火隔离措施。100$;$80$;$60$;$50

变电站土建电缆沟(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隧道)工程竣工验收中,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 )m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防火隔墙或防火门),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电缆沟每隔一定距离(60米)采取防火隔离措施。20$; $50$; $100$; $120

为保证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在敷设时要满足以下()要求。A、直埋地下电缆一般采用铠装电缆B、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埋设过浅会影响电缆的散热性C、直埋电缆自地下引出地面时,应将地面上1.0m长的一段电缆用金属管加以保护D、当电缆引入建筑物或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建筑物时,电缆应穿管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E、电缆可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方或下方

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时,应用()长的金属管加以保护。A、0.5mB、1mC、1.5mD、2m

电缆引入及引出建、构筑物墙壁、楼板处,以电缆沟道引出至电杆或墙壁表面敷设的电缆距地面之米高及埋入地下()米深处。A、0.15B、0.25C、0.35D、0.45

油泵房内电缆沟应采取何种安全措施?

直埋蒸汽管道排潮管如引出地面,应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地面上()m的一段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下0.3m。在变电所内的铠装电缆。如无机械损伤的可能,可不加保护,但对无铠装电缆,则应加以保护。A、1.8;B、2.0;C、2.3D、2.5

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地面上2米的一段应用金属管加以保护,一般金属管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倍。A、1.5B、2C、2.5

同一通道的地下电缆数量众多,电缆沟不足以容纳时应采用()A、穿管B、直埋C、电缆沟D、桥架

对于封闭式组合电器引出电缆备用孔或母线的终端备用孔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通信电缆沟应与一次动力电缆沟相分离,如不具备条件,应采取电缆沟内部分隔等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当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沟、热力管沟、电缆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沟槽时,应采取防止燃气泄漏到沟槽中的措施。

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地面上(),一般应用金属管或罩加以保护,其根部应伸入地面下()以上。A、1m、0.1mB、2m、0.1mC、2m、0.2mD、3m、0.2m

在高处、临边敷设电缆时,应有防坠落措施。直接站在梯式电缆架上作业时,应核实其强度,强度不够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不应攀登()。A、组合式电缆架B、吊架C、电缆D、电缆竖井E、电缆沟

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时,应用()长的金属管加以保护。

电缆从电缆沟引出至电杆距地面()米,需穿钢管保护。A、1B、2C、3

电缆从地面或电缆沟引出时,地面上()的一段应用金属管加以保护。A、1mB、2mC、3mD、4m

电缆从地面或电缆沟引出时应如何加以保护?

电缆自地下引出地面时,应将地面上2.0m长的一段电缆用金属管加以保护、金属管下端埋入地下(),以防外力机械破损电缆。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因应使电缆在()滚擦拖拉,以防止电缆外护层的损坏。A、电缆沟内B、电缆盘下C、支架上D、地面上

在电缆沟盖板上或旁边动火工作时应采取()

问答题油泵房内电缆沟应采取何种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