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热循环中混和式加热器出口水温度()A、随抽汽量增加而增加B、由加热器的抽汽压力确定C、随加热水的增加而减少D、随加热器进口水温增加而增加

回热循环中混和式加热器出口水温度()

  • A、随抽汽量增加而增加
  • B、由加热器的抽汽压力确定
  • C、随加热水的增加而减少
  • D、随加热器进口水温增加而增加

相关考题:

回热循环系统的核心()。 A、回热抽汽管道B、回热加热器C、疏水管道D、疏水泵

把汽轮机中()抽出,送入加热器中加热(),这种循环叫给水回热循环。

以下关于加热器端差的表述正确的是()。A、加热器上端差是指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的差值B、加热器下端差是指加热器疏水温度与水侧进口温度的差值C、加热器端差应在A/B级检修前后测量D、统计期内加热器端差应小于加热器设计端差

水加热器上的指示灯点亮表明()A、水加热器是通电工作的B、水加热器过热C、水加热器内的水已经达到要求的温度D、水加热器故障

加热器的上端差是指加热器入口抽汽温度与凝结水出口温度之差。(×)

回热加热系统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对应的()。A、回热循环效率最高B、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为最大C、电厂煤耗率最低D、电厂效率最高

采用回热加热器,当其水侧出口温度下降时判定该加热器内部铜管漏。

高压加热器正常运行中,主要监控指标是高压加热器的()。A、水位B、水测流量C、入口温度D、疏水温度

电加热器投入运行前,需要做哪些工作()。A、检查电加热器完好B、电加热器送电C、设定出口温度D、设定出口压力

加热器输水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的差值成()。A、过冷度B、端差C、焓升D、焓降

加热器疏水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的差值称(),表面式加热器端差运行中不得超过5~6℃。A、过冷度B、端差C、焓升D、焓降

再生氮气加热器联锁不包括()。A、流量B、入口温度C、出口温度D、出口压力

再生加热器逻辑停车报警不包括()。A、出口温度高B、加热元件温度高C、加热器出口压力高D、氮气流量高

锅炉进口水的温度是回热循环的一个重要参数,称为()温度。A、凝结水B、排汽C、主蒸汽D、给水

回热加热系统的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相对应的是()。A、回热循环热效率最高;B、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最高;C、电厂煤耗率最低;D、电厂热效率最高。

为了保证水加热器供水温度的稳定,在水加热器供水出口处,应装自动温度调节器。

何谓给水回热循环?为什么要采用给水回热循环?

已知一级回热循环(无再热,混和式加热器)的参数如下:新汽焓h1=3436KJ/kg,抽汽焓2922KJ/kg,抽汽压力下饱和水焓719KJ/kg,汽轮机排汽焓2132KJ/kg,排汽在凝汽器放热1994KJ/kg。如果不考虑泵功,该循环的热效率为()%。

欲使回热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提高,应该()A、增加抽汽量B、提高抽汽压力C、减少给水量D、减少抽汽压力

加热器满水会使被加热的给水(或凝结水)出口温度()。A、降低B、升高C、不变D、均可能

对于回热系统,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相对应的是()。A、回热循环热效率最高;B、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最高;C、电厂煤耗率最低;D、电厂热效率最高。

加热器蒸汽温度与给水出口温度差愈小,加热器工作愈完善。

对于表面式加热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端差越小,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越低;B、端差越小,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越高;C、端差越大,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越高;D、加热器的出口水温度与端差无关。

影响给水回热循环热经济性的因素主要有()。A、给水最佳加热温度B、各级回热加热的热量分配C、加热器的水位D、回热加热的级数

对于回热系统,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相对应的是()。A、回热循环热效率最高B、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最高C、电厂煤耗率最低

判断题为了保证水加热器供水温度的稳定,在水加热器供水出口处,应装自动温度调节器。A对B错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热媒为热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70℃,冷水的计算温度为10℃,水加热器出口温度为60℃。则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应为()℃A47.5B35.0C40.5D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