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输入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小于等于()A、6%;B、8%;C、20%;D、30%。

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输入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小于等于()

  • A、6%;
  • B、8%;
  • C、20%;
  • D、30%。

相关考题:

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谐波的方法有()。A、被动式B、无源功率因数校正C、主动式D、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回路由一个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构成。()

在设备的交流输入端,第2次~第19次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均应不大于30%。

120、非正弦交流电动势作用于RC电路时,如果各次谐波电压大小相同,那么各次谐波电流也相等。( )

UPS设备的交流输入端,( )电流含有率不应大于30%。(A)基波 (B)第2次谐波 (C)第20次谐波 (D)第5-10次谐波

《变电验收管理规定第23分册站用交流电源系统验收细则》:UPS谐波电流出厂试验的验收标准:在设备的交流输入端,第2次~第19次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均应不大于( )%。30$;$32$;$34$;$36

电铁谐波的特征是各次奇次谐波,其中()谐波含有率最大。A、3次B、5次C、7次D、9次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中直流充电方式充电时间短,要求电动汽车有车载充电机。

在开关型电源中,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方法有两种:无源因数校正和有源因数校正。无源因数校正,其功率因数可达到()有源因数校正,其功率因数可接近于()。A、0.65B、0.85C、0.99D、1.00

关于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要由桥式,高频电感,滤波电容,二极管,功率开关管等组成;B、有源功率因数最大可以接近于1;C、采用有源校正法时,功率因数校正电感的体积大,大大增加了开关电源的体积;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B 级设备指不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非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额定功率输出时, 按输入侧的谐波电流和功率因数分为A级设备和B级设备, A级设备输入功率因数()。A、大于0.90;B、大于等于0.90;C、大于0.95;D、大于等于0.95。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一般包括()等。A、非车载充电机;B、车载充电机;C、充电桩;D、以上都是。

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标准中大体分为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两大类,后者为前者的二分之一,而奇次谐波的含有率限值均取80%总畸变率。

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包括()A、有源功率因数校正B、无源功率因数校正C、相移功率因数校正D、反馈功率因数校正

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思想是使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的变化并减少谐波成份。

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由()等。A、三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B、至少一台非车载充电机C、相关供电、监控设备D、以上都是

PFC因数校正是指();A、无源功率因数校正;B、有源功率因数校正;C、均流技术校正;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额定功率输出时, 按输入侧的谐波电流和功率因数分为A级设备和B级设备, A级设备输入谐波电流含量()。A、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等于8%;B、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小于等于10%;C、各次谐波含有率小于等于30%;D、各次谐波含有率小于等于20%。

非车载充电机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安装就地无功补偿装置。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A级设备指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非车载充电机。

不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输入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小于等于8%

充电设备是指电动汽车或动力蓄电池相连接,并为其提供()的设备,一般包括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车载充电机等。A、电能B、机械能C、动能D、势能

多选题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谐波的方法有()。A被动式B无源功率因数校正C主动式D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单选题关于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要由桥式,高频电感,滤波电容,二极管,功率开关管等组成;B有源功率因数最大可以接近于1;C采用有源校正法时,功率因数校正电感的体积大,大大增加了开关电源的体积;

单选题功率因数校正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即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关于对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描述,错误的是();A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时,应在开关电源输入端加入大电感量的低频电感,以便减小滤波电容充电电流的尖峰;B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方法简单,经过其校正后功率因数可达到0.85;C采用无源校正法时,功率因数校正电感的体积小,可以有效减小开关电源的体积;

单选题PFC因数校正是指();A无源功率因数校正;B有源功率因数校正;C均流技术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