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配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遗传因子不分。

据分配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遗传因子不分。


相关考题:

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试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

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性状分离B、显、隐性遗传因子分离C、同种遗传因子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2: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F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使得所产生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包括()A、分离定律B、自由结合定律C、遗传因子D、以上都是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遗传因子对矮茎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矮茎的遗传因子不在一个细胞内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下列是孟德尔提出的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其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配子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形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分离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单选题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性状分离B显、隐性遗传因子分离C同种遗传因子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填空题遗传因子在()细胞内总是成双的,而配子只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中的()

名词解释题转座遗传因子

填空题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使得所产生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单选题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问答题试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

单选题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包括()A分离定律B自由结合定律C遗传因子D以上都是

填空题分离定律得出()遗传的重要概念,即对应的遗传因子在同一个体内()存在,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