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起重机制动器与制动带应紧密贴合,固定用铆钉头应埋入制动带厚度的()以上。A、1/3B、1/2C、2/3D、3/4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起重机制动器与制动带应紧密贴合,固定用铆钉头应埋入制动带厚度的()以上。

  • A、1/3
  • B、1/2
  • C、2/3
  • D、3/4

相关考题:

带式制动器摩擦片更换后,铆钉头应低于摩擦片表面( )。A.1mmB.2mmC.5mmD.10mm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工作制动器的安全系数应符合GB/T3811要求,安全制动器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A.1.1B.1.25C.1.34D.1.48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起升.牵引机构工作制动器宜选用盘式制动器,起升机构还应设置安全制动器,安全制动器的制动盘应与卷筒()连接。 A.挠性B.刚性

制动器制动时,侧闸瓦应紧密,均匀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四角间歇平均两侧不大于________mm;

电梯安装时,制动器的调节,制动时制动器闸瓦应与制动鼓紧密贴合,松闸时两侧闸瓦应同时离开制动轮表面,用塞尺测量,其间隙最小应不小于()mm。A.0.5;B.0.7;C.1.0;D.1.2

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带磨损超过原厚度的( )时,应更换。A.40%B.50%C.60%

杂物电梯监督检验,制动器应为常闭机电式制动器。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磨擦。也可以使用带式制动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管状铆钉扩口铆接后,铆钉墩头上不允许有()且铆钉头与被铆零件应贴合。

带式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轮接触应不小于工作面的()。A、80%B、70%C、60%D、50%

制动器抱闸皮与制动轮表面间隙在0.3----0.5mm为宜。制动器在制动状态,闸瓦与制动轮贴合面积应>70%。()

带式制动器背衬垫钢带的端部与固定部分的连接,应采用铰接。()A、正确B、错误

起重机上使用最广泛的制动器是()制动器。A、块式B、带式C、盘式D、蹄式

葫芦式起重机的安全制动装置有()。A、包盘式制动器B、锥形制动器C、钳式制动器D、鼓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的每个制动衬垫与制动盘工作面的贴合面积应不小于有效摩擦面的()。A、80%B、75%

起重机运行机构的制动器松开时,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各处间隙应基本相等,制动带最大开度应≤()。A、2mmB、3mmC、1mm

带式制动器背衬垫钢带的端部与固定部分的连接,应采用铰接。

对塔机制动器进行定期检查时,塔机的各制动闸瓦与制动带片的铆钉头埋入深度小于(),接触面积不应小于()A、0.5mmB、0.8mmC、70%-80%D、80%-90%

带式制动器背衬垫钢带的端部与固定部分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

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带磨损超过原厚度的()时.应更换。A、40%B、50%C、60%

在汽车式起重机行驶制动系统中,制动器由于制动带调整过紧而使制动器过热的处理方法是()。A、调紧制动带B、不用调整C、调松制动带D、正常使用

铆合汽车车轮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蹄时,应按从两端向中间的顺序逐一铆紧。

管状铆钉扩口铆接后,铆钉墩头上不允许有裂纹且铆钉头与被铆零件应()。A、贴合B、有间隙C、剪错D、叠加

制动器制动带的铆钉的钉头不应有磨损()。A、现象;B、严重现象;C、制动器壳体现象;D、制动轮毂现象。

带式制动器摩擦片更换后,铆钉头应低于摩擦片表面()。A、1mmB、2mmC、5mmD、10mm

单选题起重机上使用最广泛的制动器是()。A块式制动器B带式制动器C盘式制动器D蹄式制动器

判断题制动器抱闸皮与制动轮表面间隙在0.3----0.5mm为宜。制动器在制动状态,闸瓦与制动轮贴合面积应>70%。()A对B错

单选题起重机运行机构的制动器松开时,制动闸瓦与制动轮各处间隙应基本相等,制动带最大开度应≤()。A2mmB3mmC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