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始检测环境空气质量()。A、扬尘指标B、灰霾指标C、PM10指标D、PM2.5指标

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始检测环境空气质量()。

  • A、扬尘指标
  • B、灰霾指标
  • C、PM10指标
  • D、PM2.5指标

相关考题:

一些城市定期监测和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标,这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中属于( )。A.环境压力指标B.环境状态指标C.环境反应指标D.背景指标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环保部门计划开展两个空气污染物防治项目,每个项目均可以实现特定污染物浓度增速减半的效果。以下哪种立项方式能够最有效地延缓空气质量的恶化 (假定PM2.5和PM10在各地的浓度相同,且在空气质量评估中拥有相同的权重)A.在京津冀区域开展针对PM2.5和PM10污染物的防治B.在长三角区域开展针对PM2.5和PM10污染物的防治C.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开展针对PM10污染物的防治D.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开展针对PM2.5污染物的防治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2014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约比全国74个城市高多少个百分点 A.51.4B.37.9C.31.9D.19.5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环保部门定下了5年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50%以下的目标。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力投入改善本市空气质量。问平均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将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减少多少天,才能在另外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与2015年7月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A.6B.5C.4D.3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关于2015年7月空气质量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全国74个城市当月平均达标天数超过25天B.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当月平均重度污染天数一定少于11天C.如保持当月同比增速,2017年7月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将超过2015年7月的两倍D.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当月PM2.5浓度同比增量高于PM10浓度同比增量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比全国74个城市约多多少天 A.0.8B.1.4C.2.0D.2.5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目标不包括( )。A.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B.到2015年,重点区域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下降10%C.到2015年,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20%D.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将细颗粒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6%

按照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11号规定,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分期实施的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B: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C:2014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D:2016年1月1日,全国实施新标准

依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的区域有()。A:长株潭B:珠三角C:长三角D:京津冀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中关于“空气质量”指标考核范围是()。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第六阶段)》中关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指标中要求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是指:()通过()定期公布有关环境保护指标,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城市()、()水质、()水质、()水质等环境信息,及时发布()信息。

2012年在()、()、()等重点区域以及()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A、京津冀B、长三角C、珠三角D、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C、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D、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资源子系统包括回收指标、消耗指标和()。A、利用指标B、治理指标C、再生指标D、循环指标

目前,对工业发酵过程监控的指标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物理检测指标包括()等;化学检测指标包括()等;生物检测指标包括()等。

道路()是衡量道路扬尘排放的重要指标。A、积尘负荷B、TSPC、PM10D、PM2.5

城市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城市经济位、生活位和环境位的发展状况选择指标。包括以下()方面的指标。A、生活位指标B、生产位指标C、环境位指标D、生态位指标

单选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资源子系统包括回收指标、消耗指标和()。A利用指标B治理指标C再生指标D循环指标

填空题目前,对工业发酵过程监控的指标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物理检测指标包括()等;化学检测指标包括()等;生物检测指标包括()等。

多选题2012年在()、()、()等重点区域以及()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A京津冀B长三角C珠三角D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多选题城市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城市经济位、生活位和环境位的发展状况选择指标。包括以下()方面的指标。A生活位指标B生产位指标C环境位指标D生态位指标

单选题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了强制性监测指标C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D与PM10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多选题依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将细颗粒物纳入考核指标的区域有()。A长株潭B珠三角C长三角D京津冀

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衡量环境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的有(  )。A噪声污染指标B空气质量评价指标C相对湿度指标D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E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单选题下列有关城市发展目标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经济发展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总量指标、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效益指标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等经济结构指标B生活发展目标:包括总人口规模等人口总量指标、年龄结构等人口构成指标、平均寿命等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以及居民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素质指标等C城市建设目标:建设规模、用地结构、人居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等方面的指标D环境保护目标:城市形象与生态环境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单选题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C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D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多选题按照《“十二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包含大的方面的指标有?()A环境质量指标B污染控制指标C环境建设指标D环境管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