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防护区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A对B错

判断题
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防护区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防护区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 )。A.可燃物中最小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B.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C.最易燃烧的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D.最难燃烧的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者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A、最大一个防护区的储存量B、最大二个防护区的储存量C、设计的储存量D、设计的储存量的二倍

某单位使用气体灭火系统,以下描述有问题的是( )。A.防护区改造后,其可燃物灭火浓度或防护区容积发生变化,该单位及时变更了系统设计B.防护区域功能发生变化,不宜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没有及时变更系统设计C.灭火系统产品标准已经废止(如悬挂式哈龙“1211”产品),没有及时变更系统设计D.《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修订后,未及时变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有人或经常有人的防护区

防护区改造后其可燃物灭火浓度或防护区容积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变更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防护区内采用的预制灭火系统,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启动方式B.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C.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面积最大的防护区确定D.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管网时,系统启动装置可分别设置,集流管必须共用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技术条件的叙述中,哪几项错误?( )A.某库房存放75%数量的可燃物品的设计灭火浓度为5.1%,其余可燃物品的设计灭火浓度为7.1%,则库房按设计灭火浓度7.1%确定B.一个组合分配系统保护9个防护区,灭火剂储存量按最大防护区确定C.某较大防护区采用两套管网设计,其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设计D.系统因超过72小时才能恢复工作,其灭火剂储存量应按灭火剂用量、管网内剩余量之和确定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时,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A、惰化设计浓度B、灭火设计浓度C、固定设计浓度D、以上均可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燃物时,防护区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应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物质系数是指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对()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折算系数。A、30%B、34%C、35%D、33%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时,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A、惰化设计浓度B、灭火设计浓度C、固定设计浓度D、以上均可

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倍,并不得低于()。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A、1.7;34%B、1.8;35%C、1.7;35%D、1.8;34%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浓度。A、灭火设计B、惰化设计C、最小灭火设计D、最大惰化设计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性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气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可燃物时,防护区的气体灭火剂设计用量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灭火剂用量确定。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判断题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A对B错

单选题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物质系数是指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对()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折算系数。A30%B34%C35%D33%

单选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时,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A惰化设计浓度B灭火设计浓度C固定设计浓度D以上均可

单选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浓度。A灭火设计B惰化设计C最小灭火设计D最大惰化设计

判断题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A对B错

单选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时,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A惰化设计浓度B灭火设计浓度C固定设计浓度D以上均可

单选题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倍,并不得低于()。可燃物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A1.7;34%B1.8;35%C1.7;35%D1.8;34%

判断题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A对B错

判断题气体防护区内存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可燃物时,防护区的气体灭火剂设计用量采用可燃物中最大的灭火剂用量确定。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A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B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C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