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A对B错

判断题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制定《暂行章程》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D.公布《十九信条》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设立宪政编查馆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D.公布《十九信条》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洋任摄政王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立宪,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其13名成员中满族具有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A、君主专制内阁B、人才内阁C、好人政府D、皇族内阁

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A、预备立宪B、改革官制C、废除科举D、皇族内阁

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清政府1908年颁布(),1911年裁撤军机处,组成了一个“()”,“预备立宪”骗局至此真相大白。

为了应对国内外危机,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0年清政府设立了“资政院”。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清政府已决心进行彻底革新B、清政府逆人民意愿而强化专制C、近代政治民主化已影响中国D、清政府决心实行君主立宪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实施“预备立宪”。下列对“预备立宪”认识不正确的是()A、与戊戌变法追求的政体形式相同B、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同C、反映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背离D、是企图消除革命的政治骗局

“资政院”是清政府在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于1909年在各省成立。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批准设立“皇族内阁”,暴露了其假立宪真专制的骗局。

1906年,清政府“预备立宪”谕旨颁布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在东京组织政闻社,鼓吹君主立宪,主张设立议会。A、梁启超B、康有为C、杨度D、唐才常

根据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民主、立宪B、民主、立宪、君主专制C、君主专制、立宪、民主D、君主专制、民主、共和

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此人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皇族内阁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倡导民主共和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01年设立。

单选题1906年,清政府“预备立宪”谕旨颁布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在东京组织政闻社,鼓吹君主立宪,主张设立议会。A梁启超B康有为C杨度D唐才常

填空题()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10年设立。

单选题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立宪,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其13名成员中满族具有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A君主专制内阁B人才内阁C好人政府D皇族内阁

单选题最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本质意图的事件是()A预备立宪B改革官制C废除科举D皇族内阁

判断题“资政院”是清政府在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A对B错

单选题晚清时期,有人提议:“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此人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皇族内阁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倡导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