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对于中性轴(x轴)的惯性矩应为()。Abh/6Bbh/12Cbh/12Dbh/6

单选题
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对于中性轴(x轴)的惯性矩应为()。
A

bh/6

B

bh/12

C

bh/12

D

bh/6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的大小沿梁高的规律分布正确的有()。 A、在中性轴处剪应力为零B、在中性轴处剪应力为最大C、距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处均为最大D、距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处为零E、呈抛物线分布

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对y1轴的惯性矩应为:

如图所示,截面面积为A,形心为C,对z轴的惯性矩为Iz,则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IZ1为(  )。

矩形截面挖去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该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为:

图示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为(  )。

如图11所示空心矩形截面对形心轴xc轴的惯性矩为( )。

图示的矩形截面和正方形截面具有相同的面积。设它们对对称轴y的惯性矩分别为

图示矩形截面对z1轴的惯性矩Iz1为:

欲使通过矩形截面长边中点O的任意轴y0为惯性轴,则矩形截面的高与宽的关系为( )。

图示L形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为(  )。

矩形截而挖去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该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为

在梁的正应力公式中,Iz为梁截面对何轴的惯性矩?A.形心轴 B.对称轴C.中性轴 D.形心主轴

横力弯曲矩形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描述正确的是()。A、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线性分布,最大切应力距中性轴最远处,在中性轴处切应力为零B、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线性分布,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距中性轴最远处切应力为零C、切应力在横截面上抛物线分布,最大切应力距中性轴最远处,中性轴处切应力为零D、切应力在横截面上抛物线分布,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距中性轴最远处切应力为零

截面对任一轴的惯性矩等于它对平行于该轴的形心轴的惯性矩加上截面与两轴间距离的()与()的乘积。

同一截面对于不同的坐标轴惯性矩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值衡为正值。

矩形截面横梁发生弯曲变形时,剪应力沿截面高度呈()分布,中性轴处剪应力为(),上下边缘处剪应力为()。

抗弯刚度等于弹性模量与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的乘积。

在一组相互平行的轴中,截面对各轴的惯性矩以通过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对于中性轴(x轴)的惯性矩应为()。A、bh/6B、bh/12C、bh/12D、bh/6

在梁的正应力公式σ=My/Ix中,Ix为梁截面对何轴的惯性矩?()A、形心轴B、对称轴C、中性轴D、形心主轴

在进行施工阶段应力验算时,若单筋T形截面梁钢筋截面积为Ag,钢筋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为n,受压区高度为x=h′i,若换算为全混凝土截面,则其换算截面面积A0=bx+(),换算截面惯性矩I0=(1/3)bx3+(),中性轴位置x=()

矩形截面6×20(宽×高),对水平Y轴的惯性矩Jy为()。A、360B、4000C、3000D、500

单选题高为h=20cm,宽为b=10cm的矩形截面梁,所受弯矩为让1kN·m,该截面上距中性轴5cm处的正应力为()MPa。A0.15B0.75C0.375D1.5

单选题高为h,宽为b的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等于()。Abh3/12Bbh3/6Cbh2/12Dbh2/6

填空题在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施工阶段的截面应力时,用到的受拉区钢筋对中性轴惯性矩I01与静矩Smax之比I01/Smax的物理意义是()合力作用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受压区混凝土对中性轴惯性矩Ioa与静矩Smax之比Ioa/Smax的物理意义为()合力作用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截面从中性轴到受拉钢筋重心间每一点的剪应力等于()值。

单选题在梁的正应力公式σ=My/Ix中,Ix为梁截面对何轴的惯性矩?()A形心轴B对称轴C中性轴D形心主轴

单选题平面弯曲的梁横截面.JL任--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α=M.Y,其中k表示()A所求应力点到中性轴的距离。B横截面上的弯矩C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D截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