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病人眼底出血,化验见纤维蛋白原1.0g/L()A输冷沉淀B输红细胞悬液C输新鲜冷冻血浆D输血小板E无需输血

单选题
病人眼底出血,化验见纤维蛋白原1.0g/L()
A

输冷沉淀

B

输红细胞悬液

C

输新鲜冷冻血浆

D

输血小板

E

无需输血


参考解析

解析: 1.补充凝血因子。2.对于已经存在的持续出血或重要脏器有出血风险者,应输注血小板至50×109/L。3.急性失血至血红蛋白<70g/L,应输注红细胞。4.血小板数>30×109/L,且无出血倾向,说明目前水平的血小板能够完成生理功能需要。5.重要的狭窄腔隙、脏器有出血风险者,纤维蛋白原1.0~1.5g/L,可输注冷沉淀。

相关考题:

肝病患者DIC诊断时,要求纤维蛋白原测定值A、<1.5g/LB、<1.0g/LC、<0.5g/LD、<2.0g/LE、<1.8g/L

病人眼底出血,化验见纤维蛋白原1.0g/LA.输冷沉淀B.输红细胞悬液C.输新鲜冷冻血浆D.输血小板E.无需输血

女性,22岁。鼻出血,皮肤出血点及月经量增多2个月。化验:Hb100g/L,WBC11×109/L,PLT32×109/L,PAIgG及PAIgA均升高A.糖皮质激素B.抗生素加肝素C.凝血酶原复合物D.冷沉淀物E.纤维蛋白原制剂 以下出血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是:

病人,女性,24岁。发热、皮肤瘀点、月经量增多2周入院。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183.2×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当病人出现视物模糊、剧烈头痛和喷射样呕吐时,应警惕有无并发( ) A.胃肠道出血B.泌尿道出血C.颅内出血D.呼吸道出血E.眼底出血

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哪项不妥( )。A.眼底出血者警惕颅内出血B.避免粗硬食物,以免黏膜损伤C.女性病人应避孕D.血小板在50×109/L(5万/μl)以下,不要进行强体力活动E.告知病人本病预后较差

某病人因齿龈出血来院检查,经化验血小板5.0×109/L,出血时间5min,红细胞计数4.0×1012/L,白细胞计数5.0×109/L,网织红细胞1%,应考虑为A.上述化验均属正常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粒细胞减少症

患者,男性,左眼视力突然下降,可辨人物。如果这个病人患的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底检查最具特点的表现是:A、视乳头水肿B、视乳头色红C、视网膜A细D、视网膜见片状出血E、黄斑区呈樱桃红色若患的是中央静脉阻塞,眼底检查最具特点的表现是:A、视乳头充血B、视乳头水肿C、视网膜见广泛片状出血D、视网膜出血呈放射状E、眼底静脉纡曲怒张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诊断为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急性呼吸衰竭C.急性肾衰竭D.休克E.肝性脑病

罗女士,30岁。3天来发热、咳嗽,极度乏力,全身皮肤广泛点片状出血,急诊入院。实验室检查:Hb80g/L,WBC15×10/L,分类80%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分类中见大量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提示A.脑栓塞B.眼底出血C.颅内出血D.上消化道出血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该患者可诊断为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急性呼吸衰竭C:急性肾衰竭D:休克E:肝性脑病

男性,25岁。1周来不明原因发热伴下肢出血点。化验血Hg 86g/L,WBC 18.4X109/L 分类见原始细胞 35%,PLT 24X109/L。查体时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 A.睑结膜苍白 B.皮肤出血点C.胸骨压痛 D.心脏杂音

患儿,女,10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疗2个月。今患儿皮肤出血点、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患儿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缺乏凝血因子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D、血管壁损伤E、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检查凝血功能的化验是()A、出血时间B、纤维蛋白原定量C、血块收缩试验D、3P试验E、血小板计数

检查纤溶异常的化验是()A、出血时间B、纤维蛋白原定量C、血块收缩试验D、3P试验E、血小板计数

诊断DIC纤维蛋白原应少于()A、0.5g/LB、1.0g/LC、1.5g/LD、2.0g/LE、2.5g/L

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病人,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8.0kPa(60mmHg),血小板30×10/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时该病人最合适应用的药物为().A、止血剂B、静点大量维生素C、抗生素D、抗凝药物E、血管收缩剂

女性,22岁。鼻出血,皮肤出血点及月经量增多2个月。化验:Hb100g/L,WBC11×109/L,PLT32×109/L,PAIgG及PAIgA均升高()A、糖皮质激素B、抗生素加肝素C、凝血酶原复合物D、冷沉淀物E、纤维蛋白原制剂

单选题考虑存在创伤性凝血病的患者出现明显出血,血浆纤维蛋白原1.0g/L,应考虑静脉滴注()。A滤白红细胞B纤维蛋白原C人血白蛋白D凝血酶原复合物E血小板

单选题肝病患者DIC诊断时,要求纤维蛋白原测定值()A<1.5g/LB<1.0g/LC<0.5g/LD<2.0g/LE<1.8g/L

单选题某创伤性休克的晚期病人,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8.0kPa(60mmHg),血小板30×10/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时该病人最合适应用的药物为().A止血剂B静点大量维生素C抗生素D抗凝药物E血管收缩剂

单选题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化验见血小板38×109/L()A输冷沉淀B输红细胞悬液C输新鲜冷冻血浆D输血小板E无需输血

单选题患儿,女,10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治疗2个月。今患儿皮肤出血点、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实验室检查: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患儿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缺乏凝血因子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D血管壁损伤E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创伤性休克晚期患者,出现咯血、呕血,护士抽血化验时发现皮肤上出现瘀点和瘀斑。收缩压8.0kPa(60mmHg),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A弥漫性血管内凝血B肝性脑病C急性肾衰竭D休克E急性呼吸衰竭

单选题女性,22岁。鼻出血,皮肤出血点及月经量增多2个月。化验:Hb100g/L,WBC11×109/L,PLT32×109/L,PAIgG及PAIgA均升高()A糖皮质激素B抗生素加肝素C凝血酶原复合物D冷沉淀物E纤维蛋白原制剂

单选题检查凝血功能的化验是()A出血时间B纤维蛋白原定量C血块收缩试验D3P试验E血小板计数

配伍题检查凝血功能的化验是()|检查纤溶异常的化验是()A出血时间B纤维蛋白原定量C血块收缩试验D3P试验E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