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公司近年来产销两旺,公司高速发展,但仍有不少员工辞职,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解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拟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 请你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设计一份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评分标准】 (1)表中列出“调查说明”,得1分。 (2)表中提出“保密要求”,得1分。 (3)表中给出“示例”,得1分。 (4)表中列出“个人信息”,每列出一项给1分,最高3分。 (5)表中列出至少6个相关封闭式问题,每个问题2分,最高12分。每个封闭式问题的选项少于5项和多于9项,共扣4分。 (6)表中至少列出2个开放式问题,每个1分,最高2分。

问答题
某公司近年来产销两旺,公司高速发展,但仍有不少员工辞职,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解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拟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 请你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设计一份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评分标准】 (1)表中列出“调查说明”,得1分。 (2)表中提出“保密要求”,得1分。 (3)表中给出“示例”,得1分。 (4)表中列出“个人信息”,每列出一项给1分,最高3分。 (5)表中列出至少6个相关封闭式问题,每个问题2分,最高12分。每个封闭式问题的选项少于5项和多于9项,共扣4分。 (6)表中至少列出2个开放式问题,每个1分,最高2分。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离职面谈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防止员工离职后发生不利于组织的行为B.可以了解离职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C.可以了解离职员工对公司的建议或抱怨D.可以简化离职的手续

某公司2000年以来人员流动率一直高于30%,对生产和技术和稳定性造成了不利影响。近来,公司制定了将流动率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部门应( )。A.尽可能多地了解员工的隐私B.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C.采用其他的用工形式取代全日制、终身制员工D.设法增加公司凝聚力

A公司近年来产销两旺,公司高速发展。但公司员工仍有不少人辞职。公司人力资源部认为导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薪酬不合理,为此。人力资源部拟在员工中进行一次薪酬满意度调查。(考点:教材第214页)请你为A公司人力资源部设计一份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表。

某公司有100名男员工和100名女员工,为了解公司员工对公司改革的态度,从员工中抽取20个人的样本进行调查,且男、女各10人。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A.分层抽样B.配额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天士力集团的员工离职天士力集团,其前身是天津天士力联合制药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6日。市场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及东南亚、欧洲、南美、非洲部分国家。公司现有员工2438人,科技人员所占比例为5.09%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为6.8%销售人员所占比例为50.8%,产业人员所占比例为37.4%。公司员工中学历逐年上升,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员工在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以研究院尤为明显,形成了一批以博士、硕士为核心的公司研发队伍,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公司员工无论从学历、年龄结构,还是从能力上都渐呈合理。从公司1999成立至今的情况看,公司员工的流动率基本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流动状态:每年进入公司的员工较多,同时,有少量员工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公司,寻求自己的发展。为了把握公司员工流动的趋势,尽量减少公司的优秀员工流失,定期进行员工流动状况分析是有必要的。离职员工结构分析1.员工离职状况从2001年01月01日至2002年06月30日,共有33名文员以上的员工离职,其中男员工22名,占总数的67%,女员工11名,占总数的33%;离职员工在公司平均工作时间为20个月左右,工作时间在20个月以内离职的员工20人,占离职总人数的60.6%,其中工作不到12个月的员工16人,占离职总人数的48.5%;离职员工较多的两个部门分别为:广告公司(5人)和人力资源部(4人),共占离职总人数的27%;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员工为11人,占总数的33%,社会招聘员工为22人,占总数的67%;离职员工中包括两名硕士和一名博士。2.离职现状分析经过对员工离职状况的分析,公司得出了如下结论:男性员工的流动率较女性员工要高,男员工离职率(67%)为女员工离职率(33%)的2倍;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公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社会招聘员工的离职率(67%)高于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33%),约为毕业生的2倍;高学历的员工忠诚度较高,员工离职人数较少;新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不如老员工的忠诚度高,老员工较新员工稳定;员工离职主要集中在来公司的1年左右的时间,占离职总人 数的48.5%。概括地讲,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四:(1)没有做好员工选拔工作,导致部分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进入本公司,造成部分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或不能适应本公司的工作环境或企业文化;(2)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比较少,许多员工必须离开公司攻读学位,从而造成人才流失;(3)公司招聘时,没有如实告诉员工公司的真实情况,造成少量新员工的预期和现实条件不符合,这既有新员工自身定位上的原因,又有公司主观上的原因;(4)公司内部的沟通渠道较少,新员工不能很快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3.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从纵向比较来看,公司员工的流动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流动率仅为2.1%左右,比上一年的2.6%有所下降,与社会总体流动率(约为5%)相比,公司的员工离职率是比较低的,员工离职原因呈现多样化的趋向。通过对离职员工的访谈和调查,发现员工离职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原因一:少数员工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被辞退,其中3人因此离职,这对于一个组织维持运转是有必要的,而且这个数字相对是比较低的,反映了公司员工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公司有较强的能力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原因二:部分员工因不适应本职工作而被辞退或主动辞职。其中包括工作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的,不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还有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或工作关系而导致离职的;原因三:部分员工因迫切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而准备参加考研究生考试或因继续攻读学位,但公司不能提供此类条件造成了这些员工的离职;原因四:部分员工出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不想长期在一个公司工作,希望通过换公司寻求新的发展,从而离开公司;原因五:部分员工因公司提供的条件不能达到个人对工作、收入的预期而离开公司,或者认为公司的内部选拔力度太小,在公司不太有可能获得晋升机会,去其他公司寻求个人发展空间;原因六:还有少数员工因家庭原因造成了离职。问题:结合天士力集团员工离职问题,你认为公司应如何改进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什么?

每当员工离开公司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会主动与离职员工交谈,收集离职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与看法,以便改进工作。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这种做法属于()。 A、前馈控制B、中期控制C、同步控制D、反馈控制

P公司2007年的员工流失率为14%,2008年的员工流失率为12%,这两年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都进行了员工满意度调查,发现连续两年员工对公司薪酬的满意度都比较低,公司在2009年将全体员工的基本薪酬提高了15%,当年员工的流失率下降为6%。(1)该公司提高薪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掌握哪些信息有助于找出员工流失的真实原因?

P公司2007年的员工流失率为14%,2008年的员工流失率为12%,这两年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都进行了员工满意度调查,发现连续两年员工对公司薪酬的满意度都比较低,公司在2009年将全体员工的基本薪酬提高了15%,当年员工的流失率下降为6%。该公司提高薪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4分)

与企业内部操作相比,专业调研公司参与员工满意度调查的优势是()。A:专业程度高B:员工配合较好C:调查结果的分析客观程度高D:对公司了解的不够深入E:员工配合不够好

某公司有100名男员工和100名女员工,为了解公司员工对公司改革的态度,从员工中抽取20个人的样本进行调查,且男、女各10人。这种调查方式称为()。A、分层抽样B、配额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关于离职面谈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A、防止员工离职后发生不利于组织的行为B、可以了解离职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C、可以了解离职员工对公司的建议或抱怨D、可以简化离职的手续

人力资源部()至少对相应员工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A、每年;B、每两年。

离职面谈是指员工离开公司后与其进行的面谈,公司为了了解离职员工对于公司各种内部状况的意见和看法而与员工进行的谈话。()

离职恳谈是指在员工离开公司前与其进行的面谈,公司为了解进入离职程序的员工对于公司各种内部状况的最终意见和看法而与员工进行的谈话。()

某公司每当一个员工离开公司时,人力资源部经理主动与离职员工交谈,收集离职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与看法,并了解其去向。如果有3个以上的员工流向同一个企业,人力资源部将设法了解该竞争对手的战略、激励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向公司决策部门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建议。人力资源部的这种做法属于()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C、同步控制D、既有前馈控制,又有反馈控制

某公司近年来产销两旺,公司高速发展,但仍有不少员工辞职,公司人力资源部为了解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拟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 请你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设计一份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评分标准】 (1)表中列出“调查说明”,得1分。 (2)表中提出“保密要求”,得1分。 (3)表中给出“示例”,得1分。 (4)表中列出“个人信息”,每列出一项给1分,最高3分。 (5)表中列出至少6个相关封闭式问题,每个问题2分,最高12分。每个封闭式问题的选项少于5项和多于9项,共扣4分。 (6)表中至少列出2个开放式问题,每个1分,最高2分。

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主要了解的信息包括但除了()。A、离职人员离职的真实原因,导致离职的主要事件B、离职人员对公司当前管理文化的评价C、员工新工作的公司背景及薪酬D、对公司的工作环境以及内部人际关系的看法

李某是某汽车零件生产公司的总经理,得益于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良好的经营管理,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从早期的家族式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数千名员工,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制造企业,公司发展蒸蒸日上。 但李某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公司的薪资水平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福利待遇也很不错,却很难招到新员工,即使招到了,员工干两三个月也就离职了,因为人手不够,即使拿到订单也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公司已经连续失去了几个大的订单,李某为此很苦恼。 无奈之下,李某采纳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议,决定在公司内做一次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寻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进行满意度调查时,重点调查的内容包括薪酬、主管、同事、工作条件等,一名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陈某在调查中就明确提出对李某的不满,认为他任人唯亲,没有在公司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提议公司建立规范、透明的晋升机制,以留住优秀员工,但李某认为自己举贤不避亲,陈某不了解公司情况,只是在借机宣泄个人私愤,因此对陈某进行了警告,并调离现有岗位,从此再没有员工明确表达对公司的不满,绝大多数员工都在保持沉默,只是有人经常私下抱怨,公司的工作满意度调查随后不了了之,3个月后陈某辞职离开了公司。陈某后来辞职离开了公司,这种用辞职的方式表达对工作不满的方式是()A、破坏性的和积极的B、建设性的和积极的C、破坏性的和消极的D、建设性的和消极的

李某是某汽车零件生产公司的总经理,得益于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良好的经营管理,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从早期的家族式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数千名员工,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制造企业,公司发展蒸蒸日上。 但李某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公司的薪资水平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福利待遇也很不错,却很难招到新员工,即使招到了,员工干两三个月也就离职了,因为人手不够,即使拿到订单也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公司已经连续失去了几个大的订单,李某为此很苦恼。 无奈之下,李某采纳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议,决定在公司内做一次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寻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进行满意度调查时,重点调查的内容包括薪酬、主管、同事、工作条件等,一名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陈某在调查中就明确提出对李某的不满,认为他任人唯亲,没有在公司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提议公司建立规范、透明的晋升机制,以留住优秀员工,但李某认为自己举贤不避亲,陈某不了解公司情况,只是在借机宣泄个人私愤,因此对陈某进行了警告,并调离现有岗位,从此再没有员工明确表达对公司的不满,绝大多数员工都在保持沉默,只是有人经常私下抱怨,公司的工作满意度调查随后不了了之,3个月后陈某辞职离开了公司。在进行满意度调查时,该公司原本重点考察工作满意度的()A、整体性B、多维性C、整体性和多维性的有机结合D、均衡水平

嘉宝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公司有员工3500人左右,但由于公司不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车间噪音大,管理人员对员工不闻不问,因而有将近120人打算辞职。但实际上公司的薪酬很高。这120人辞职的主要原因是()A、工作满意度低B、工资太低C、心情不好D、没理由,就是不想干了

单选题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主要了解的信息包括但除了()。A离职人员离职的真实原因,导致离职的主要事件B离职人员对公司当前管理文化的评价C员工新工作的公司背景及薪酬D对公司的工作环境以及内部人际关系的看法

判断题离职恳谈是指在员工离开公司前与其进行的面谈,公司为了解进入离职程序的员工对于公司各种内部状况的最终意见和看法而与员工进行的谈话。()A对B错

单选题每当员工离开公司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会主动与离职员工交谈,收集离职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与看法,以便改进工作。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这种做法属于()A前馈控制B中期控制C同步控制D反馈控制

单选题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为自己创立了一个规矩:每当一个员工离开公司时,人力资源部经理主动与离职员工交谈。收集离职员工对公司的意见与看法,并了解其去向。如果有3个以上的员工流向同一个企业(竞争对手),人力资源部将设法了解该竞争对手的战略、激励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向公司决策部门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建议。人力资源部的这种做法属于(  )。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C同步控制D既有前馈控制,又有反馈控制

单选题嘉宝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公司有员工3500人左右,但由于公司不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车间噪音大,管理人员对员工不闻不问,因而有将近120人打算辞职。但实际上公司的薪酬很高。这120人辞职的主要原因是()。A工作满意度低B工资太低C心情不好D没理由,就是不想干了

单选题关于离职面谈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A防止员工离职后发生不利于组织的行为B可以了解离职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C可以了解离职员工对公司的建议或抱怨D可以简化离职的手续

判断题离职面谈是指员工离开公司后与其进行的面谈,公司为了了解离职员工对于公司各种内部状况的意见和看法而与员工进行的谈话。()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