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移液管吸液时,一般应将其插入液面以下()cm处,吸液。A1~2cmB2~3cmC3~5cmD0.5~1cm

单选题
移液管吸液时,一般应将其插入液面以下()cm处,吸液。
A

1~2cm

B

2~3cm

C

3~5cm

D

0.5~1c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后,调节液面高度,到标线时,移液管应怎样操作()。 A、移液管悬空在液面上B、移液管管口浸在液面下C、移液管管口紧贴容器内壁D、移液管置容器外

基于ISE的干式电解质分析仪常使用A、移液管B、双孔移液管C、吸样器D、吸耳球E、比色杯

当需要准确量取更小体积的液体时,正确做法是()。 A、用移液管和吸耳球B、用嘴来吸移液管C、移液管也不要放入液体面太深D、吸耳球的捏放不能太猛

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将其下口插入液面0.5~1cm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将其下口插入液面以下( )A.0.5~1cmB.5~6cmC.1~2cmD.7~8cm

用移液管转移液体以前,应先用待吸溶液润洗移液管()次。

吸痰时应注意()。A、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B、检查管道连接和吸引器性能C、吸痰管每次使用后更换D、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5sE、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

移液管移液时,放液时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还要等15S再取出移液管。

齿轮泵运转,其齿间容积增大时,为()过程,齿间容积减小时为()过程。A、吸液、吸液B、排液、排液C、排液、吸液D、吸液、排液

移液管吸取溶液时()手拿移液管,()手拿吸耳球。

用移液管量取液体时正确的做法是()。A、要猛捏吸耳球B、移液管与吸耳球配合使用C、移液管也不要放入液体面深处D、要用嘴来吸移液管

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A、移液管在放液时应紧贴着瓶壁,应慢慢放B、移液管在放液时不用紧贴瓶壁,把液放干净为止C、移液管在往瓶内移液时,最后残留的液滴要吹干净D、移液管在往瓶内移液时,最后残留的液滴应用嘴吹干净

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将其下口插入液面以下()。A、0.5-1cmB、5-6cmC、1-2cmD、7-8cm

移取溶液时,移液管应插入液面()。

在使用移液管时,倾完待测液后用吸耳球把残留在管尖的溶液吹出,以使溶液体积准确。

病人程某,女,79岁,脑卒中。病人意识不清,为其吸痰时应注意的内容妥当的是()。A、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B、检查管道连接和吸引器性能C、吸痰管每次吸痰后更换D、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E、痰液黏稠,可配合叩击

基于ISE的干式电解质分析仪常使用()。A、移液管B.双孔移液管B、吸样器C、吸耳球D、比色杯

移液管吸液时,一般应将其插入液面以下()cm处,吸液。A、1~2cmB、2~3cmC、3~5cmD、0.5~1cm

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为确保移液准确,应将移液管内最后一滴液体用力吹出。

用移液管移去液体调整刻度时().A、移液管的尖端应插在液面内B、移液管的尖端不应插在液面内C、移液管的尖端应垂直,其尖端应离开液面并要紧贴待吸夜容器的内壁D、都不对

多选题病人程某,女,79岁,脑卒中。病人意识不清,为其吸痰时应注意的内容妥当的是()。A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B检查管道连接和吸引器性能C吸痰管每次吸痰后更换D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E痰液黏稠,可配合叩击

多选题吸痰时应注意()。A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B检查管道连接和吸引器性能C吸痰管每次使用后更换D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5sE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

单选题基于ISE的干式电解质分析仪常使用()。A移液管B.双孔移液管B吸样器C吸耳球D比色杯

单选题用移液管移去液体调整刻度时().A移液管的尖端应插在液面内B移液管的尖端不应插在液面内C移液管的尖端应垂直,其尖端应离开液面并要紧贴待吸夜容器的内壁D都不对

单选题基于ISE的干式电解质分析仪常使用()A移液管B双孔移液管C吸样器D吸耳球E比色杯

单选题用移液管量取液体时正确的做法是()。A要猛捏吸耳球B移液管与吸耳球配合使用C移液管也不要放入液体面深处D要用嘴来吸移液管

判断题移液管移液时,放液时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还要等15S再取出移液管。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