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甲的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盗窃(不考虑数额)?(  )[2014年真题]A某大学的学生进食堂吃饭时习惯于用手机、钱包等物占座后,再去购买饭菜。甲将学生乙用于占座的钱包拿走B乙进入面馆,将手机放在大厅6号桌的空位上,表示占座,然后到靠近窗户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座位。在7号桌吃面的甲将手机拿走C乙将手提箱忘在出租车的后备箱。后甲搭乘该出租车时,将自己的手提箱也放进后备箱,并在下车时将乙的手提箱一并拿走D乙全家外出打工,委托邻居甲照看房屋。有人来村里购树,甲将乙家山头上的树谎称为自家的树,卖给购树人,得款3万元

多选题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盗窃(不考虑数额)?(  )[2014年真题]
A

某大学的学生进食堂吃饭时习惯于用手机、钱包等物占座后,再去购买饭菜。甲将学生乙用于占座的钱包拿走

B

乙进入面馆,将手机放在大厅6号桌的空位上,表示占座,然后到靠近窗户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座位。在7号桌吃面的甲将手机拿走

C

乙将手提箱忘在出租车的后备箱。后甲搭乘该出租车时,将自己的手提箱也放进后备箱,并在下车时将乙的手提箱一并拿走

D

乙全家外出打工,委托邻居甲照看房屋。有人来村里购树,甲将乙家山头上的树谎称为自家的树,卖给购树人,得款3万元


参考解析

解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盗窃罪的行为是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窃取行为是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支配,建立新的支配关系的过程,窃取的手段与方法没有限制。盗窃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若行为人具有返还的意思,但具有侵害相当程度的利用可能性的意思时,出于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肯定排除意思的存在,认定为盗窃罪。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必须有被害人因被骗而处分财务的行为。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财物由谁占有是否脱离占有,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被害方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
A项,盗窃罪的窃取行为虽然通常是具有秘密性,但并不限于秘密窃取。某大学的学生习惯于用手机、钱包等物占座,因此甲能够推知桌上的钱包系他人用于占座的事实,其据为已有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项,乙在面馆用手机占座的行为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甲很可能认为桌上的手机是他人遗忘的手机。但即便是乙遗忘的手机,此时其占有也会转移至面馆,甲的行为仍构成盗窃罪
C项,乘客乙遗忘在出租车后备箱的行李已转由出租车司机占有,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项,乙委托甲照看房屋,其代为保管的财物应仅限于房屋及院内的树木,乙家山头上的树木并不属于代为保管的范围,而是属于乙家占有。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本案中,购树人未遭受经济损失,故其不是被害人。而乙作为被害人,并未由于被骗而作出处分财物的行为,因此也不构成诈骗罪。对乙来说,其财产系被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综上,甲偷偷将他人财物予以变卖并将钱款据为己有,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盗窃数额认定的说法,有哪些是正确的?A.不记名、不挂失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不论能否即时兑现,均按票面数额和案发时应得的孳息、奖金或者奖品等可得收益一并计算B.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其盗窃数额应当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数额认定C.股票按被盗当日证券交易所公布的该种股票成交的平均价格计算D.甲盗窃乙价值4000元的电脑,以5000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盗窃数额应当认定为5000元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盗窃乙的本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B.甲盗窃了乙的200克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

甲与乙共谋盗窃某工厂仓库,甲将盗窃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并将钥匙要回。后乙利用其他凶器盗窃了仓库价值3万元的货物。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 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银行数额特别巨大的

某甲经常指使其13岁的儿子盗窃别人财物,数额巨大,甲和其儿子的行为属于 ( )。A.共同犯罪B.甲为教唆犯,其儿子不构成犯罪。C.甲单独构成犯罪,其儿子不构成犯罪。D.甲和其儿子均不构成犯罪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盗窃罪的有( )。A.盗窃数额不大,但一年之内人户盗窃三次以上B.盗窃信用卡后又使用,数额较大C.盗窃使用中的电力设备,造成当地断电6个小时的严重后果D.偷开他人的汽车玩耍,将汽车变卖

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丁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丙和丁共同盗窃一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丁对其参与的2起盗窃案有自首情节。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项是错误的?( )A.对甲可以作出酌定不起诉B.对乙可以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C.对丙可以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D.对丁可以作出法定不起诉

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并未采取足以压制老妪反抗的方法取得财物,不构成抢劫罪B:如认为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在于是秘密取得财物还是公然取得财物,则甲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如甲作案时携带了凶器,则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C:如采取B选项的观点,因甲作案时未携带凶器,也未秘密窃取财物,又不符合抢夺罪“数额较大”的要件,无法以侵犯财产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D:如认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可按盗窃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甲与李某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李某。但甲后来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李某还回钥匙。李某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李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8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D:甲与李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杀人而盗窃枪支,实施完杀人行为后被抓获,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与盗窃枪支罪,属于牵连犯B.甲将盗窃的仿真品(价值数额较大)冒充文物出卖给他人,骗取财物的,成立盗窃罪与诈骗罪,想象竞合C.甲教唆乙盗窃,随后甲又与乙共同实施盗窃行为,甲成立盗窃罪与盗窃罪的教唆犯数罪并罚D.甲窃取属于国家秘密的国有档案,成立窃取国有档案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2009年真题)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A.甲、乙二人是共同实行犯B.甲、乙二人互为片面共犯C.甲、乙二人互为间接正犯D.甲、乙二人不构成盗窃罪共犯

(2010年真题)下列行为中,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窃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数额较大B.乙谎称张三委托其保管的名贵字画被盗,将该字画据为己有C.丙多次潜入陵园窃取骨灰D.丁捡到信用卡后,在柜台上试中密码取款,数额较大

下列有关盗窃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甲盗窃乙的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B、甲盗窃了乙的200克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

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多选题关于盗窃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A盗窃伪造的货币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B盗窃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不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C盗窃伪造的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不适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关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规定D盗窃企业违规制造的枪支的行为,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盗窃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某深夜准备潜入金店,准备大捞一笔,谁知道刚进门就被值班的保安逮个正着,甲某没有偷到任何东西,所以甲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B乙某2年以内连续盗窃2次,但都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一次是入户盗窃,一次是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乙某构成多次盗窃。所以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C丙某盗窃了残疾人丁某的钱包,盗窃数额差100元才达到当地“数额较大”的标准。所以丙某不可以成立盗窃罪D戊某盗窃其母的首饰,首饰价值3000元,戊某盗窃的是其家里的财物,其行为可以不按盗窃罪处理

判断题盗窃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不能构成盗窃罪。A对B错

判断题甲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A对B错

多选题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甲并未采取足以压制老妪反抗的方法取得财物,不构成抢劫罪B如认为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在于是秘密取得财物还是公然取得财物,则甲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如甲作案时携带了凶器,则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C如采取B选项的观点,因甲作案时未携带凶器,也未秘密窃取财物,又不符合抢夺罪“数额较大”的要件,无法以侵犯财产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D如认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可按盗窃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多选题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6年真题]A甲盗窃乙的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B甲盗窃了乙的200克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

多选题甲涉嫌盗窃罪被逮捕。甲父为其申请取饵候审,公安机关要求甲父交纳10万元保证金。甲父请求减少保证金的数额。公安机关在确定保证金数额时应当考虑下列哪些情况?(  )[2009年真题]A当地经济水平落后B甲和甲父靠种地为生且无其他收入,生活贫困C甲只偷他人一头牛,可能判处的刑罚不重D甲无前科,社会危险性小,妨碍诉讼可能性小

单选题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乙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乙和丙共同盗窃1次,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甲、丙、丁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乙对其参与的2起盗窃有自首情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A对甲可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B对乙可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C对丙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D对丁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

单选题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多选题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A甲误以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B甲误以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无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C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以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D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

多选题关于事实二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A甲翻墙入院从厨房取走毒品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B甲进入陈某厨房的行为触犯非法侵入住宅罪C甲毒死陈某看门狗的行为是盗窃预备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D对甲盗窃50克冰毒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根据盗窃情节轻重量刑

多选题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2006年真题]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单选题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单选题甲欲前往张某家中盗窃。乙送甲一把擅自配制的张家房门钥匙,并告甲说,张家装有防盗设备,若钥匙打不开就必须放弃盗窃,不可入室。甲用钥匙开张家房门,无法打开,本欲依乙告诫离去,但又不甘心,思量后破窗进入张家窃走数额巨大的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A乙提供钥匙的行为对甲成功实施盗窃起到了促进作用,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B乙提供的钥匙虽未起作用,但对甲实施了心理上的帮助,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C乙欲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D乙的帮助行为的影响仅延续至甲着手开门盗窃时,故乙成立盗窃罪未遂的帮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