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如果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则以市场报价为金融工具的(  )。A市场价格B内在价值C公允价值D贴现值(折现值)

单选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如果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则以市场报价为金融工具的(  )。
A

市场价格

B

内在价值

C

公允价值

D

贴现值(折现值)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如果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则以市场报价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否则,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相关考题:

合同安排划分的合营企业适用的会计准则是()。 A.《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B.《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债务重组中涉及的债权、重组债权、债务、重组债务和其他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分别适用()。 A、《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B、《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D、《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如果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则以重置成本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否则,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

如果不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确定公允价值采用的估值技术包括( )。 A.市场报价 B.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市场交易的价格 C.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 D.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情形有()。 A、因职工薪酬计划形成的企业的义务B、对于适用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已确认的贷款承诺的列报C、对于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涉及所得税的D、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如果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且不是为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而签订和持有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规定的交易或事项涉及所得税的,应当按照()进行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B.《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具有活跃市场的权益性金融工具列入()。 A、长期股权投资账户B、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C、短期负债账户D、长期负债账户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有()。 A.与在子公司、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相联系的衍生工具B.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有关投资性主体定义的企业,其根据该准则规定对子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C.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D.《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安排中的金融工具以及其他合同和义务

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公允价值选择权不同,第24号套期会计准则规定的对采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敞口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选择权,有以下灵活性:() A、可以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后进行指定B、可以对金融工具的一部分作出指定,而非仅限于金融工具全部C、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终止指定D、不能终止指定

采用修改其他条款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应当按照( )的规定,确认和计量重组债权。 A、《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B、《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D、《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下列各项中,应当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是( )。A.企业持有的对房地产的投资B.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C.企业持有的对合营企业的投资D.重大影响以下有活跃市场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衍生工具包括(  )。A:互换和期权B:投资合同C:期货合同D:远期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如果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则以市场报价为金融工具的()。A:市场价格B:内在价值C:公允价值D:贴现值(折现值)

如果不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确定公允价值采用的估值技术包括(  )。A:市场报价B: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市场交易的价格C: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D: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确定有形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时,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工具,按照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值确定B.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C.货币资金按照购买日被购买方的账面余额确定D.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应单独确认为预计负债

关于企业合并对价分摊评估中公允价值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活跃市场的股票. 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按照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格确定B.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C. 货币资金按照购买日被购买方的账面余额确定D.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购买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下列各项中,关于有形资产和负债的评估方法中错误的是()。A. 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 按照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值确定B.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 如权益性投资等, 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 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C. 房屋建筑物, 存在活跃市场的, 应以购买日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D. 应收款项, 对其中的短期应收款项, 应以适当的现行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衍生工具包括()。Ⅰ.互换和期权Ⅱ.投资合同Ⅲ.期货合同Ⅳ.远期合同 A、Ⅰ.Ⅱ.ⅢB、Ⅰ.Ⅱ.ⅣC、Ⅰ.Ⅲ.ⅣD、Ⅱ.Ⅲ.Ⅳ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衍生工具包括( )。Ⅰ.互换和期权Ⅱ.投资合同Ⅲ.期货合同Ⅳ.远期合同 A、Ⅰ.Ⅱ.ⅡB、Ⅰ.Ⅱ.Ⅲ.ⅣC、Ⅰ.Ⅲ.ⅣD、Ⅰ.Ⅱ.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企业而言,因借入证券应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因为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回购,因此在出售该证券期间可以相对应地确认“交易性金融负债”B、《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发行权益工具收到的对价扣除交易费用(不涉及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发行权益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后,应当增加资产总额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一条规定,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D、财会【2010】25号规定,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交易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发行权益性证券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路演费、上市酒会费等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A、《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B、《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多选题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以下标准确定()A抵债资产属于企业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且该金融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金融资产的市价作为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B抵债资产属于金融资产但该金融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C抵债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D抵债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单选题对于相关交易中的代理责任部分,受托行应当按照(),将相关交易作为对申请人发放贷款处理。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B《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单选题()规范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A《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B《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单选题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衍生工具包括(  )。Ⅰ.互换和期权Ⅱ.投资合同Ⅲ.期货合同Ⅳ.远期合同AⅠ、ⅡBⅢ、ⅣCⅠ、Ⅲ、ⅣDⅠ、Ⅱ、Ⅲ、Ⅳ

多选题金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A《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金融工具列报》B《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C《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D《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E《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单选题( )规范了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A《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B《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C《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D《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