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如已知1点和2点的高程,则高差h12等于()。Ah12=H1-H2Bh12=H2-H1Ch12=H1或H2

单选题
如已知1点和2点的高程,则高差h12等于()。
A

h12=H1-H2

B

h12=H2-H1

C

h12=H1或H2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如某点的高程需要根据已知高程去求算,则称此高程为()。

已知A点的高程为243.248米,B点的高程为143.248米,则高差HAB为()。 A、100.000mB、-100.000mC、54.500mD、386.496m

如某点的高程需要根据已知高程去求算,则称高程为()土的工程性质包括()和力学性质。

已知A点高程,高差,则B点的高程为()。A 74.769mB 70.121mC - 74.769mD - 70.121m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A、-0.006;+1.232、-1.034B、+0.006;+1.232、-1.034C、-0.006;+1.238、-1.028D、+0.006:+1.238、-1.028

从理论上讲,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应等于路线上终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d与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u之间的高差Hd-Hu。A、算术和B、绝对值之和C、代数和D、向量和

水准测量中,A、B两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读数。A、已知B、前视C、固定D、高程

关于水准路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闭合水准路线测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零,作为观测的检核B、附合水准路侧得的高差总和应等于两端已知高程点的高差,作为观测的检核C、支水准路线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值和符号均相等D、支水准路线用往、返观测进行检验

已知B点高程为241.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240m.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300m;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300m.

测得附合水准路线AB的高差为-1.100m,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5.346m、4.223m,则高差闭合差为()。

如已知1点和2点的高程,则高差h12等于()。A、h12=H1-H2B、h12=H2-H1C、h12=H1或H2

已知A点的高程为正,B点的高程为负,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A、负B、正C、不分正负D、无法确定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300m;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300m.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

已知B点高程为214.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

已知B点高程为214.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 ,则A点高程为().

测设数据是确定建筑物的特征点与控制点或地物点之间的()之间的关系。A、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坡度B、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高程C、已知半径、已知坡度和已知高差D、已知半径、已知距离和已知高差

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HBA=2.324M,则B点的高程HB为()。A、74.769MB、70.121MC、-74.769MD、-70.121M

已知B点高程为241.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240.000m。

填空题如某点的高程需要根据已知高程去求算,则称高程为()土的工程性质包括()和力学性质。

判断题已知B点高程为241.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240.000m。A对B错

填空题如某点的高程需要根据已知高程去求算,则称此高程为()。

判断题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300m;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300m.A对B错

单选题从理论上讲,附合水准路线各测段高差()应等于路线上终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d与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程Hu之间的高差Hd-Hu。A算术和B绝对值之和C代数和D向量和

单选题测设数据是确定建筑物的特征点与控制点或地物点之间的()之间的关系。A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坡度B已知角度、已知距离和已知高程C已知半径、已知坡度和已知高差D已知半径、已知距离和已知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