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乙到甲家玩,看到甲家一幅山水画,甚为喜爱,甲知该画为伪作,故意告知画乃某名画家遗迹。乙遂以2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后经鉴定,此画并非名家遗迹,市值仅为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A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受欺诈的民事行为B甲乙之间的行为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C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E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多选题
乙到甲家玩,看到甲家一幅山水画,甚为喜爱,甲知该画为伪作,故意告知画乃某名画家遗迹。乙遂以2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后经鉴定,此画并非名家遗迹,市值仅为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
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受欺诈的民事行为
B
甲乙之间的行为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C
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
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E
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甲乙签订一买卖协议,约定甲于合同签订后的第10天将其收藏的一幅名画交付给乙,乙在收到该画的同时支付款1万元。合同签订后的第5天,甲将该画以1.5万元的价格出售并交付给丙。对此() A.乙可以在第10天到来前追究甲的违约责任B.乙只能在第10天后追究甲的违约责任C.乙可以请求法院撤销甲丙之间的买卖合同D.乙可以请求丙返还该画给自己
甲与乙有仇,甲伺机伤害报复乙。一天,甲得知乙在家,便带上匕首去乙家准备伤害乙。如果甲到乙家,用匕首对乙实施了伤害行为,甲看到乙受伤后的痛苦状,而将乙送入医院救护,乙经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应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假设甲为了勒索20万元,把乙的儿子带到丙家后,告知丙全部事实。丙极力劝说甲把乙的儿子送回去,争取宽大处理。后来甲悔悟,把乙的儿子送回乙的家中,并谎称是带乙的儿子去游乐场玩。则甲的行为:( )A.成立犯罪中止B.成立犯罪既遂C.成立犯罪未遂D.应当免除处罚
2006年5月22日,甲某到乙某(女)家借钱,正遇乙家夫妇争吵的不可开交。问其原因,得知是因为乙某的丈夫有了外遇,欲与乙某离婚。甲某向乙某借了2万元钱之后,产生了灭口不还钱的恶念,遂诱骗乙某以假自杀的方法吓唬其夫,以达到不离婚的目的。甲某还称会及时解救乙某。乙某信以为真,自行悬梁,但甲某并未解救,致乙某死亡。对于甲某的行为的认定错误的是:( )A.甲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他人自杀,构成诈骗罪B.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某诱骗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D.乙某是自杀,甲某不负刑事责任
设甲误信画商丙所说其画乃为赝品,以1万元价格将该画让与乙,嗣后乙请专家鉴定该画为真品,价值为50万元,并以50万元价格转售于丁。请问:甲得知该画为真品后,不甘受损,应如何请求救济?甲是否有权向丁主张返还该画?
设甲因家中失火而被烧伤致死,唯有该画被抢救出来,其子丙继承该画。因家中困顿,遂委托乙代为将该画出售。乙乃与丁通谋,由丁委人出具虚假鉴定证明该画乃赝品,故以1万元价格出售于丁。丁得画后,以50万元价格出售于不知情的戊。请问,丙得知后应如何主张救济?
请根据题回答85-88题:甲与乙有仇,甲伺机伤害报复乙。一天,甲得知乙在家,便带上匕首去乙家准备伤害乙第85题:如果甲到乙家,用匕首对乙实施了伤害行为,甲看到乙受伤后的痛苦状,而将乙送入医院救护,乙经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应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甲是某地著名画家,曾画一幅山水画赠乙,乙把该画卖给了朋友丙,丙共买画 50 幅,编成画册并与某一出版社签定了出版合同。根据法律规定( )。A.乙可以把这幅画卖给丙B.丙对画册享有知识产权C.某出版社可以出版丙的画册D.乙对甲所赠山水画享有知识产权
甲的父亲生前收藏有一幅徐悲鸿书画真迹,2008年甲的父亲去世之后,甲继承了该画的所有权。甲的好朋友乙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他知道甲家收藏有此书画。乙以欣赏为名,从甲手中借走了此画,一直不还。甲多次向乙追要,乙谎称该画不慎丢失,并立下字据,说明一旦找到,就及时归还。 2010年乙以从甲处拿来的真迹为蓝本,找人临摹了此书画。同年5月,乙以合法所有权人的身份以50万元的价格将临摹的书画仿称为真迹转让给A书画店的老板丙。 2011年甲偶然发现A书画店有一幅徐悲鸿书画和乙借走的那幅一模一样,就向丙提出返还该画的要求,丙说是自己花50万元买来的不予返还,于是双方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经过法院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发现争议的书画并非徐悲鸿的真迹,只是绘制上乘的一幅赝 品。于是,甲要求乙返还真迹I丙主张与乙之问的转让行为无效,要求乙返还50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并结合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高于市价,便隐瞒实情表示同意并将相机交付与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又向乙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乙见此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乙遂将之买下。此时,谁拥有该相机的所有权( )A.甲B.乙C.丙D.丁
甲和同事乙外出吃饭,看到乙的手机从口袋中滑出,但未告知乙。待和乙一起起身离去后,甲又回到饭店将手机索走。两天后,甲的朋友丙从外地出差,到甲家拜访,看到该手机后爱不释手,随即以市价将该手机买走,则( )。A.该手机买卖行为属于无权处分B.乙得知后可以直接向丙追索该手机C.丙构成善意取得D.甲索走该手机以及将之出卖,主观上都有恶意,该手机买卖行为也构成欺诈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潜入乙家,搬走乙家一台价值6000元的冰箱,走到门口,被乙6岁的女儿丙看到。丙问甲为什么搬自己家的冰箱,甲谎称是其父亲让他来搬的。丙信以为真,便不加阻拦,让甲将冰箱搬走。甲的行为成立诈骗罪B:店主甲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钱某讲价后2万元购买其中一块,李某讲价后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了另一块。甲对钱某成立诈骗罪C: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了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4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4000元。甲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D:甲为取得财物殴打被害人李某,造成李某轻微伤。趁李某外出就医时,甲进入李某家中取走财物,甲成立盗窃罪
甲到乙家做客,对乙家的一幅画很感兴趣。乙表示,若甲喜欢,可以5000元卖给甲。甲不置可否。甲回家想了一夜,决定买下该画。第二天,甲便给乙打电话,表示愿以5000元的价格买下该画,但乙反悔。甲第二天给乙打电话表示愿以5000元买画的行为属于( )。A.要约B.要约邀请C.承诺D.迟到的承诺
甲、乙在某镇各经营一家小餐馆,后乙欲将餐馆转让给丙。甲了解到该情况后,本无意购买该餐馆,但为了阻止乙将餐馆卖给丙,便与乙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当丙买了另一家餐馆后,甲便终止了与乙的谈判。后来,乙只好以比丙出价更低的价格将餐馆出卖给丁。当乙得知内情后,遂要求甲赔偿这种价格之间的差价。下面表述正确是:()A、甲恶意与乙谈判,违反了诚信原则,所以应当承担乙的损失。B、甲承担的损失是丙出价与丁出价的差价。C、甲不应承担乙的损失。D、丙如果在缔约过程有直接损失,也有权要求甲赔偿。
甲的父亲生前收藏有一幅齐白石书画真迹,且将此书画视为珍品慎重保存,从不外借。甲的好朋友乙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他知道甲家收藏此书画。2007年甲的父亲去世之后,乙到甲家向甲借走了此书画。甲多次向乙追要,乙在此情况下向甲写下了证明:本人大约在2007年从甲家拿了一幅画,据说是齐白石画的,当时由于不在意,不慎丢失,特此证明(何时找到,定及时归还)。2008年乙以从甲处拿来的真迹为蓝本,找人临摹了此书画。同年5月以自己拥有该书画的合法所有权为由和经典画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齐白石的这幅真迹转让与经典画堂。2009年甲听亲戚说在经典画堂有一幅画和其父收藏的那幅一模一样,甲感到很奇怪,于是来到该书画店。当他确认该画正是他曾经借给乙的那幅时,就向该店的老板丙提出返还该画的要求,丙说是自己花了15万元买来的不予返还,于是双方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经过法院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发现争议的书画并非齐白石的真迹,只是绘制上乘的一幅赝品。于是,甲要求乙返还真迹,丙要求确认他和乙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乙返还15万元现金并且赔偿由此给其造成的一切损失。乙辩称从甲处拿来的就是赝品。在甲和乙的诉讼中,谁负举证责任()A、甲B、乙C、甲和乙均需负
甲的父亲生前收藏有一幅齐白石书画真迹,且将此书画视为珍品慎重保存,从不外借。甲的好朋友乙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他知道甲家收藏此书画。2007年甲的父亲去世之后,乙到甲家向甲借走了此书画。甲多次向乙追要,乙在此情况下向甲写下了证明:本人大约在2007年从甲家拿了一幅画,据说是齐白石画的,当时由于不在意,不慎丢失,特此证明(何时找到,定及时归还)。2008年乙以从甲处拿来的真迹为蓝本,找人临摹了此书画。同年5月以自己拥有该书画的合法所有权为由和经典画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齐白石的这幅真迹转让与经典画堂。2009年甲听亲戚说在经典画堂有一幅画和其父收藏的那幅一模一样,甲感到很奇怪,于是来到该书画店。当他确认该画正是他曾经借给乙的那幅时,就向该店的老板丙提出返还该画的要求,丙说是自己花了15万元买来的不予返还,于是双方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经过法院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发现争议的书画并非齐白石的真迹,只是绘制上乘的一幅赝品。于是,甲要求乙返还真迹,丙要求确认他和乙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乙返还15万元现金并且赔偿由此给其造成的一切损失。乙辩称从甲处拿来的就是赝品。法院是否能够确定乙和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A、能B、不能
甲的父亲生前收藏有一幅齐白石书画真迹,且将此书画视为珍品慎重保存,从不外借。甲的好朋友乙是一位美术爱好者,他知道甲家收藏此书画。2007年甲的父亲去世之后,乙到甲家向甲借走了此书画。甲多次向乙追要,乙在此情况下向甲写下了证明:本人大约在2007年从甲家拿了一幅画,据说是齐白石画的,当时由于不在意,不慎丢失,特此证明(何时找到,定及时归还)。2008年乙以从甲处拿来的真迹为蓝本,找人临摹了此书画。同年5月以自己拥有该书画的合法所有权为由和经典画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以15万元的价格将齐白石的这幅真迹转让与经典画堂。2009年甲听亲戚说在经典画堂有一幅画和其父收藏的那幅一模一样,甲感到很奇怪,于是来到该书画店。当他确认该画正是他曾经借给乙的那幅时,就向该店的老板丙提出返还该画的要求,丙说是自己花了15万元买来的不予返还,于是双方发生争议并诉至法院。经过法院指定的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发现争议的书画并非齐白石的真迹,只是绘制上乘的一幅赝品。于是,甲要求乙返还真迹,丙要求确认他和乙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乙返还15万元现金并且赔偿由此给其造成的一切损失。乙辩称从甲处拿来的就是赝品。如果乙转让给丙的书画是真的,丙是否可以取得该画的所有权()A、可以B、不可以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格高于市场价,便隐瞒实情卖予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向乙兜售此相机,乙见该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于是乙开心地将相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此时,相机应当归()所有。A、甲B、乙C、丙D、丁
2010年某日,甲到乙家,发现乙家徒四壁。见桌上一块玉坠,断定是不值钱的仿制品,甲便顺手拿走。后甲对丙谎称玉坠乃秦代文物,值5万元,丙以3万元买下。经鉴定乃清代玉坠,市值50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断定玉坠为不值钱的仿制品具有一定根据,对“数额较大”没有认识,缺乏盗窃犯罪故意,不构成盗窃罪B、甲将所盗玉坠卖给丙,具有可罚性,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C、不应追究甲盗窃玉坠的刑事责任,但应追究甲诈骗丙的刑事责任D、甲诈骗丙的诈骗数额为5万元,其中3万元既遂,2万元未遂
甲、乙两家各有小院,隔墙而居,院墙高约2米。一天,甲家夫妇下田务农,将两周岁的儿子丙锁在自家的院子里玩。不巧,乙家的一只公鸡飞过院墙,将丙的左眼啄伤。甲家为此支出医药费近万元。甲家所受的损失()。A、应完全由乙家承担B、应主要由乙家承担,甲家也应自担一部分C、应由甲、乙两家平均分摊D、应主要由甲家承担,乙家给予适当补偿
乙到甲家玩,看到甲家一幅山水画,甚为喜爱,甲知该画为伪作,故意告知画乃某名画家遗迹。乙遂以2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后经鉴定,此画并非名家遗迹,市值仅为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A、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受欺诈的民事行为B、甲乙之间的行为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C、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E、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甲、乙外出游玩,向丙借相机一部,用毕甲将相机带回家。丁到甲家见此相机,执意要以3000元买下,甲见此价同于市价,便隐瞒实情表示同意并将相机交付与丁。不久,丁因手头拮据又向乙以2000元兜售该相机。乙见此相机眼熟,便向丁询问,丁如实相告,乙遂将之买下。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此时,相机应当归()所有。A、甲B、乙C、丙D、丁
多选题甲、乙订立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向乙出售一幅画,价款为10万元,乙向甲支付了定金2万元。在交付之前,甲的朋友丙在甲家不小心毁损了该画,致使合同无法履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2011年真题]A甲向乙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4万元B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C丙向乙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4万元D丙向乙承担违约责任,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多选题甲某经常受乙某的欺负,心怀怨恨。某日甲某开车,乙某令其停车,甲某故意开车将其撞倒。甲某以为乙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乙某搬到车上,在路过一大桥时将乙某的尸体抛到河中。经法医鉴定,乙某是因为溺水而死。()A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