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小丽用重为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____是正确的,可得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实验中,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方向____.

填空题
小丽用重为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____是正确的,可得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实验中,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方向____.

参考解析

解析:
比较甲、乙、丙三图可知,随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猜想一是正确的;A物体浸没时的拉力为1N,则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2N-1N=2.2N.方向竖直向上.

相关考题:

韦聪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2)图⑤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3)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呢?请你在韦聪同学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叙述你的做法和得到的结论.做法:______;结论: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___有关系。

阿基米德定律指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的重量。A.物体B.液体C.被物体排开的液体D.浸在液体中物体

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到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你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该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______不变,得出猜想______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国本中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讨论作出如下猜想:猜想A: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猜想B: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C: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D: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大家分别对各项进行探究.(1)小华认为先探究猜想C最方便,为此他选取了一个重为7.8N的铁块放入水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七步操作,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①②③④⑤⑥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cm302040608010010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7.87.67.47.276.86.8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2)图2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关系的图象是______(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成为猜想D成立的事实依据,请举出两例:①______;②______.(4)小华为探究猜想A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重为7.8N的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于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并与小华的步骤⑥进行比较,但小群对他的此项实验操作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

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金属块的重为3.8N,测得相同体积的石块的重为1.1N,然后完成了以下步骤: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实验2:把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实验3:把金属块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N(ρ硫酸铜>ρ水);实验4: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初步结论:(1)根据“实验1”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2)根据“实验1、3”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3)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4)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物重(牛)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牛)物体受到的浮力(牛)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立方米)物体排开的水重(牛)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内容标准为:“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节中的部分内容如下:物体的沉浮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你能画出图l0.3—1中物体所处三种状况下的受力示意图吗通过分析可知,物体的浮沉条件如下: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受力平衡,可以悬浮在液体内。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由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排开液体的体积跟物体自身的体积相等,因此,物体的浮沉情况也可以用物体的密度跟液体密度的大小来描述。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可以悬浮在液体内;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人们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在用盐水选种时,把漂浮的种子清除掉,保留下沉的饱满种子。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任务:(1)举例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完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初中物理《浮力》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河南省商丘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浮力2.内容: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3)要求适当板书。(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答辩题目1.本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重点的?2.请简述热气球的原理。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用长方体浸没在水中的受力情况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环节二:新课讲授【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些列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诸如大黄鸭、轮船、潜水艇等,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做出假设。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学生可能会回答: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按照学生的合理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要探究浮力大小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相应的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才能严谨的探究所假设的因素是否正确。指导并完善学生的回答,得出实验的设计方案: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2.实验步骤:【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入量筒的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格1中。【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2中;(4)沿竖直方向用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格2中;(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填入表格2中。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1 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观点,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最终结论: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环节三:巩固提高【例题】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和1.8N,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环节四:小结作业1.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在全班分享感悟与体会,为此次实验做一次小结。2.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同学课下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A、排开液体的质量B、排开液体的重量C、本身的重量D、本身

阿基米德定律指出:浸大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的质量。A、物体B、液体C、被物体排开的液体D、浸在液体中物体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下沉。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同体积液体的重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 )A、体积B、单位体积C、体积的质量D、体积的重量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A、重量B、密度C、粘度D、容量

一个物体浮于液体中,这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大于物体的重量B、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但不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C、浮力小于物体的重量D、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也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空气浮力也越大。

普通密度计所使用的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浸入静止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B、浸入流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C、浸入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D、A、B、C、说法均不对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D、等于

物体浸在液体中要受到自身质量和液体浮力两个力的作用。

填空题平衡液体中,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其方向(),其作用点处于()。

单选题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A排开液体的质量B排开液体的重量C本身的重量D本身

填空题小丽用重为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____是正确的,可得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实验中,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方向____.

单选题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没于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重力B漂浮在水面的物体不受浮力C浮力方向总是向上的D物体浸没于水中,各侧面不受水压力

填空题分析比较实验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填空题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