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检验钢门窗安装工程无下框时门扇与地面间留缝是否限值范围内的采用()进行。A塞尺B直角检测尺C钢直尺D垂直检测尺

单选题
检验钢门窗安装工程无下框时门扇与地面间留缝是否限值范围内的采用()进行。
A

塞尺

B

直角检测尺

C

钢直尺

D

垂直检测尺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对防火门进行检查时,应注意检查防火门的门扇与下框或地面的活动间隙,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该间隙不应大于()mmA.3B.6C.9D.12

防火门门启闭过程不灵活,有卡滞处理不正确的是? () A、润滑和更换转(传)动部件B、检查门扇下框和地面,清除异物C、调整门扇与地面间隙D、维修、更换门扇

高级室内卫生间门门扇与地面间留缝限值为( )mm。A.3~5B.5~8C.8~10D.10~20

防火门在安装时,应注意门扇的活动间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尺寸不应小于12mmB.门扇与上框的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5mmC.多扇门的门扇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2mmD.门扇与门框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3mmE.门扇与下框或地面的活动间隙不应大于9mm

因防火门门扇与地面局部产生摩擦而导致防火门启闭过程不灵活,有卡滞。可通过()进行维修。A.润滑或更换转(传)动部件B.检查门扇下框和地面,清除异物,调整门扇与地面间隙。C.重新调节闭门器D.维修、更换顺序器

变电站大门验收时,哪项是电动伸缩门的验收标准()。大面应无划痕、碰伤,漆膜或保护层应连续$;$坡面无危石、松土、填补坑凹$;$门扇与地面间面留缝宽度:外门4~5mm,内门6~8mm$;$回填土密实,表层土为潮湿的粘性土

变电站电动伸缩门验收:门扇与地面间面留缝宽度:外门4~5mm,内门( )mm。5~6$; $6~7$; $7~8$; $6~8

高级无下框外门扇与地面间留缝限值,下列哪个是符合规范规定的?( )A.3~4mmB.5~6mmC.7~8mmD.9~10mm

普通卫生问的无下框普通门扇与地面间留缝限值,下列哪项符合规范规定?( )A.4~6mmB.6~8mmC.8~12mmD.12~15mm

卫生间的无下框普通门扇与地面间留缝限值,下列哪项符合规范规定?( )A.4~6mmB.6~8mmC.8~12mmD.12~15mm

墙、地面抹灰与安装木门框、木门扇之间的施工顺序应为( )。A.抹灰→安装门框→安装门扇B.安装门框→抹灰→安装门扇C.安装门框→安装门扇→抹灰D.地面抹灰一安装门框→墙面抹灰→安装门扇

下列木门窗与地面的留缝高度,( )是不正确的。A.外门窗4~7mmB.内门窗10~11mmC.卫生间门扇8~12mmD.厂房大门窗10~20mm

卫生间的无下框普通门扇与地面间留缝限值,下列( )符合规范规定。A.4~6mmB.6~8mmC.8~12mmD.12~15mm

旋转门的允许偏差最小的是( )A.门扇正、侧而垂直度B.门扇对角线长度差C.相邻扇高度差D.扇与地面间的缝

关于门窗框安装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外保温或外饰面材料较厚时,外窗宜采用增加钢附框的安装方式B.外门窗框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泡沫塑料棒衬缝C.外门窗框与墙洞之间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填缝D.外门窗框可直接固定在轻质砌块上

安装门窗扇时,扇与扇、扇与框之间要留适当的缝隙,一般情况下,留缝限值小于2mm,无下框时门扇与地面间留缝()。

室内标准门与地面留缝宽度应(),卫生间与地面留缝宽度应()。

金属框架玻璃旋转门安装允许偏差中最小的是().A、门扇对角线长度差B、扇与上顶间留缝C、扇与地面间留缝D、相邻扇高度差

安装门窗扇时,扇与扇、扇与框之间要留适当的缝隙,一般情况下,留缝限值小于5mm。

检验钢门窗安装工程无下框时门扇与地面间留缝是否限值范围内的采用()进行。A、塞尺B、直角检测尺C、钢直尺D、垂直检测尺

检验木门窗安装分项工程木门窗批水条、盖口条等细部安装是否顺直,与门窗结合是否牢固、严密应采用()方法A、观察;手摸检查B、观察;推拉检查C、观察;尺量检查D、观察;手板检查

金属门窗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钢门窗)主控项目为几项()。A、2B、3C、4D、5

门窗框安装应在抹灰前进行,门扇和窗扇的安装宜在抹灰后进行,是因为门窗框在门窗扇安装前需要固定时间

门窗扇安装的留缝宽度,门窗扇对口处允许缝隙为()㎜。A、2B、3C、1D、1.5

变电站电动伸缩门验收:门扇与地面间面留缝宽度:外门4~5mm,内门()mm。A、5~6B、6~7C、7~8D、6~8

判断题门窗框安装应在抹灰前进行,门扇和窗扇的安装宜在抹灰后进行,是因为门窗框在门窗扇安装前需要固定时间A对B错

单选题检验木门窗安装分项工程木门窗批水条、盖口条等细部安装是否顺直,与门窗结合是否牢固、严密应采用()方法A观察;手摸检查B观察;推拉检查C观察;尺量检查D观察;手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