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是()A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B抑制RNA聚合酶C抑制DNA聚合酶D碱基错配E抑制蛋白质合成酶

单选题
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是()
A

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

B

抑制RNA聚合酶

C

抑制DNA聚合酶

D

碱基错配

E

抑制蛋白质合成酶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是A、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B、抑制RNA聚合酶C、抑制DNA聚合酶D、碱基错配E、抑制蛋白质合成酶

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 )。A.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B.碱基错配C.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D.抑制蛋白质的合成E.其他机制

干扰dUMP转变生成dTMP的是( )A、别嘌呤醇B、阿糖胞苷C、6-巯基嘌呤D、氮杂丝氨酸E、甲氨蝶呤

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是A.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B.抑制RNA聚合酶C.抑制DNA聚合酶D.碱基错配E.抑制蛋白质合成

干扰dUMP转变生成dTMP的是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别嘌呤醇D.6巯基嘌呤E.8氮杂鸟嘌呤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是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别嘌呤醇D6 —巯基嘌呤E8 —氮杂鸟嘌呤

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是A、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B、抑制RNA聚合酶C、抑制DNA聚合酶D、碱基错配E、抑制蛋白质合成

干扰dUMP转变生成dTMP的是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别嘌呤醇D6 —巯基嘌呤E8 —氮杂鸟嘌呤

6-巯基嘌呤、8-氮杂鸟嘌呤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是A.抑制嘌呤的补救合成B.抑制RNA聚合酶C.抑制DNA聚合酶D.碱基错配E.抑制蛋白质合成酶

干扰dUMP—dTMP的核苷酸抗代谢物是A. 6-巯基嘌呤B.氮杂丝氨酸C.别嘌呤醇D.甲氨蝶呤

干扰IMP转变为GMP的核苷酸抗代谢物是A. 6-巯基嘌呤 B. 6-重氮-5-氧正亮氨酸C.氮杂丝氨酸 D.甲氨蝶呤

抑制CDP——dCDP的是A.阿糖胞苷 B. 5-氟尿嘧啶 C. 6-巯基嘌呤 D.氮杂丝氨酸

干扰dUMP转变生成dTMP的是A. 6-巯基嘌呤B.甲氨蝶呤C.氮杂丝氨酸D.别嘌呤醇

干扰dUMP → dTMP的抗核酸代谢物是A. 6-巯基嘌呤B.氮杂丝氨酸C.别嘌呤醇D.甲氨蝶呤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是A. 6-巯基嘌呤B.甲氨蝶呤C.氮杂丝氨酸D.别嘌呤醇

能够干扰谷氨酰胺参与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物质是()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阿糖胞苷

干扰dUMP转变生成dTMP的是()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别嘌呤醇D、6-巯基嘌呤E、8-氮杂鸟嘌呤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是()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别嘌呤醇D、6-巯基嘌呤E、8-氮杂鸟嘌呤

改变戊糖结构的核苷类似物()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阿糖胞苷

是抗谷氨酰胺类()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

抗嘌呤类是()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

抗叶酸类()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5-氟尿嘧啶D、氨甲蝶呤、磺胺类E、阿糖胞苷

下列哪种抗代谢物可通过减少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起作用()A、氮杂丝氨酸B、5-氟尿嘧啶C、氨甲喋呤D、阿糖胞苷E、6-巯基嘌呤

下列那些物质可以影响dTMP的合成()A、6-MPB、5-FUC、8-氮杂鸟嘌呤D、磺胺类药品E、氨甲喋呤

直接抑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而抑制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A、氮杂丝氨酸B、6-巯基嘌呤C、氟尿嘧啶D、甲氨蝶呤E、阿糖胞苷

谷氨酰胺结构类似物,对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都有抑制作用()。A、甲氨蝶呤B、氮杂丝氨酸C、氟尿嘧啶D、6-巯基嘌呤E、阿糖胞苷

单选题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是A甲氨蝶呤B阿糖胞苷C别嘌呤醇D6-巯基嘌呤E8-氮杂鸟嘌呤

多选题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抗肿瘤药物有(  )。A氨甲蝶呤B6-巯基嘌呤C杂氮丝氨酸D阿糖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