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烃气可燃范围即在混合气体中油气所占体积比()。A1%—5%B1%—l0%CLFL1%—UFLl0%DA+B+C都错

单选题
烃气可燃范围即在混合气体中油气所占体积比()。
A

1%—5%

B

1%—l0%

C

LFL1%—UFLl0%

D

A+B+C都错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混油后,可利用气测资料判断油气层,下列描述中属于油气层特征的为()。 A、气测值维持在某一值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色谱分析主要为C1,重烃几乎全无,而全脱分析的重烃较高B、全烃含量较低,组分分析无C1,有时无C2C、全烃值升高,色谱曲线出现重烃,全脱分析C1含量增高D、混油后,无法识别真假油气层

乙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10 L,与5 L相同状况下的H2恰好完全反应,都变成饱和烃.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为()L.

在进行通风除气作业之前,为了保证SBT内的气体不进人可燃范围,应以惰气对舱内进行驱气使烃气的平均含量降低到体积比的()%以下。A、2B、3-4C、5D、8

非催化炽热灯丝型测爆仪是用来测定烃气浓度在()烃气含量的一种仪器。A、1%以上B、可燃下限以下C、可燃范围内

在可燃下限至可燃上限之间的烃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浓度范围,称为:()。A、可燃范围B、可爆范围C、两者都是

在进行通风除气作业之前,为了保证SBT内的气体不进人可燃范围,应以惰气对舱内进行驱气使烃气的平均含量降低到体积比的2%以下。

氧气助燃条件所指混合气体中O2所占体积比()。A、11%B、16%C、18%D、21%

烃气可燃范围即在混合气体中油气所占体积比()。A、1%—5%B、1%—l0%C、LFL1%—UFLl0%D、A+B+C都错

热加工作业要求舱内油气浓度在()。A、1%以下B、LFL1%以上C、LFL10%以下D、UFL以下

爆炸范围是指可燃气体在()中的浓度范围。A、氧气B、惰气C、混合气体D、空气

洗舱后,除气前货舱中安全的烃气浓度为()的体积比。A、可燃下限以下B、1%C、2%以下D、2%

进行热加工作业的场所,其烃气浓度应在()。A、1%以下B、LFL1%以下C、15%以上

在过贫的舱气中洗舱,当烃气的浓度回升至()时,应停止洗舱。A、LFL50%B、LFL1%C、LFL10%

启动IGS系统对油舱除气前应先驱气,当烃气浓度下降()再进行除气,可避免可燃舱气。A、1%B、2%C、4%D、5%

经过通风除气后,无论是入舱检查还是进行冷热加工作业,使用测爆仪检测其烃气浓度,表上的读数应()。A、超过UFL1%B、超过LFL1%C、不超过LFL1%

油船上可燃物主要指()。A、烃气B、毒气C、惰气D、A+B+C

单选题爆炸范围是指可燃气体在()中的浓度范围。A氧气B惰气C混合气体D空气

判断题在进行通风除气作业之前,为了保证SBT内的气体不进人可燃范围,应以惰气对舱内进行驱气使烃气的平均含量降低到体积比的2%以下。A对B错

单选题乙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10L,与5L相同状况下的氢气恰好完全反应,都变成饱和烃,原混合气体中乙炔和乙烷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A3:1B1:3C4:1D1:4

单选题洗舱后,除气前货舱中安全的烃气浓度为()的体积比。A可燃下限以下B1%C2%以下D2%

单选题在进行通风除气作业之前,为了保证SBT内的气体不进人可燃范围,应以惰气对舱内进行驱气使烃气的平均含量降低到体积比的()%以下。A2B3-4C5D8

单选题催化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用来检测()空气中的烃气含量。A低于可燃下限B可燃范围内C高于可燃下限

单选题非催化炽热灯丝型可燃气检测仪用来检测()空气中的烃气含量。A低于可燃下限B可燃范围内C高于可燃下限

单选题当使用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作为城镇燃气气源时,混合气中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应高于其爆炸上限()倍,在工作压力下管道内混合气体的露点应始终低于管道温度A0.5B1C2D3

单选题经过通风除气后,无论是入舱检查还是进行冷热加工作业,使用测爆仪检测其烃气浓度,表上的读数应()。A超过UFL1%B超过LFL1%C不超过LFL1%

单选题氧气助燃条件所指混合气体中O2所占体积比()。A11%B16%C18%D21%

单选题启动IGS系统对油舱除气前应先驱气,当烃气浓度下降()再进行除气,可避免可燃舱气。A1%B2%C4%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