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单选题
(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
A

汽油

B

C

四氯化碳

D

正己烷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小儿最常见的中毒形式是A、经消化道吸收B、经呼吸道吸入C、经皮肤接触中毒D、注入吸收中毒E、经创面吸收

小儿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是( )A、消化道吸收中毒B、皮肤接触中毒C、呼吸道吸入中毒D、注射吸收中毒E、经创伤口、创伤面吸收

甲醇的吸收途径是通过( )。A.消化道及呼吸道吸入B.消化道及皮肤吸收C.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均可吸收

强酸中毒的途径是A、消化道吸收B、皮肤接触C、呼吸道吸入D、注入吸收E、经伤口吸收

(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5~10mL可致中毒,l5mL可致失明,30ml,可致死,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A.汽油B.正己烷C.甲醇D.乙醇

小儿最常见的中毒形式是A.经消化道吸收B.经呼吸道吸入C.经皮肤接触中毒D.注入吸收中毒E.经创面吸收

A.消化道吸收B.皮肤接触C.呼吸道吸入D.注入吸收E.经泌尿道吸收误服有机磷中毒的途径是

误服有机磷中毒的途径是()A、消化道吸收B、皮肤接触C、呼吸道吸入D、注入吸收E、经泌尿道吸收

强碱中毒的途径是()A、消化道吸收B、皮肤接触C、呼吸道吸入D、注入吸收E、经泌尿道吸收

中毒有哪些途径()A、经消化道吸收B、经皮肤接触吸收C、经呼吸道吸入D、经注入吸收E、经创伤口、面吸收

甲醇的吸收途径是通过()。A、消化道及呼吸道吸入B、消化道及皮肤吸收C、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均可吸收

石油中毒少见于().A、误服B、吸入C、皮肤吸收

HCN主要经呼吸道吸入,高浓度可经皮肤吸收,此外也可经()吸收。

以下有机溶剂中,()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A、甲醇B、甲苯C、四氯化碳D、汽油

(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毒性较强,误服5~10mL可致中毒,15mL可致失明,30mL可致死,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肝肾及导致胰腺炎。A、汽油B、正己烷C、甲醇D、乙醇

(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汽油主要经呼吸道、皮肤吸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误服汽油也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口服量超过()克/千克体重时,可以致死。A、4.5B、5.5C、6.5D、7.5

填空题HCN主要经呼吸道吸入,高浓度可经皮肤吸收,此外也可经()吸收。

单选题以下有机溶剂中,()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A甲醇B甲苯C四氯化碳D汽油

多选题中毒有哪些途径()A经消化道吸收B经皮肤接触吸收C经呼吸道吸入D经注入吸收E经创伤口、面吸收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婴幼儿时期的小儿最常见的中毒形式?(  )A注入吸收中毒B经消化道吸收C经皮肤接触中毒D经呼吸道吸入E经创面吸收

单选题小儿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是()A消化道吸收中毒B皮肤接触中毒C呼吸道吸入中毒D注射吸收中毒E经创伤口、创伤面吸收

单选题强碱中毒的途径是()A消化道吸收B皮肤接触C呼吸道吸入D注入吸收E经泌尿道吸收

单选题(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单选题误服有机磷中毒的途径是()A消化道吸收B皮肤接触C呼吸道吸入D注入吸收E经泌尿道吸收

单选题石油中毒少见于()。A误服B吸入C皮肤吸收

单选题小儿最常见的中毒形式是()A经消化道吸收B经呼吸道吸入C经皮肤接触中毒D注入吸收中毒E经创面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