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当梁纵筋为两排或以上时,箍筋的弯钩是否应钩住第二排或以上的纵筋,详98ZG003中的勘误表中有此做法,而实际工程都只钩住第一排?

问答题
当梁纵筋为两排或以上时,箍筋的弯钩是否应钩住第二排或以上的纵筋,详98ZG003中的勘误表中有此做法,而实际工程都只钩住第一排?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1.0时,有()。 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C、仅箍筋屈服D、均布纵筋、箍筋均不屈服。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0.6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B.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C.仅纵筋达到屈服D.仅箍筋达到屈服

在单层厂房中,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A.当 0. 75<a/ho≤1且箍筋配制不足时B.当a/ho≤ 0.1且箍筋配制不足时C.当 0. 75<a/ho≤1且纵筋配制不足时D.当a/ho≤1且纵筋配制不足时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6.若此梁的受弯纵筋As=675.8mm2,受扭纵筋Astl=218.4mm2,受扭箍筋Astl/s=0.2mm2/mm,受剪箍筋Asv/s=0.37mm2/mm,则此梁最后纵筋配筋与下列哪一项最为接近?(  )

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的规定。A、箍筋应做成封闭式B、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C、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0dD、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E、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说明,当构件破坏时,()。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B仅箍筋达到屈服C仅纵筋达到屈服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底板梁纵筋的封头弯钩是多长?

梁筋在柱子中的弯钩与柱纵筋之间,有什么说道?

钢筋混凝土梁断面图主要表示()。A、梁的断面形状、尺寸B、梁的轮廓、尺寸C、箍筋的形式D、纵筋的位置E、弯筋起弯位置

受弯构件的钢筋骨架中参与受力的是()。A、纵筋B、箍筋C、弯起钢筋D、以上皆是

梁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主要由()决定。A、纵筋的级别B、纵筋的直径大小C、周围环境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D、箍筋的直径大小

通过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来配置钢筋混凝土梁的:()A、箍筋和纵筋B、架立筋C、纵向加劲筋和拉筋D、箍筋和弯筋

在框架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抗震构造措施有()A、梁、柱两端的箍筋加密B、梁中部箍筋加密C、箍筋弯钩平直部分不小于10dD、箍筋弯钩为135°

梁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主要由()决定。A、纵筋级别B、纵筋的直径大小C、周围环境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D、箍筋的直径大小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则表示()A、同排纵筋6φ25B、上一排纵筋4φ25,下一排纵筋2φ25C、下一排纵筋4φ25,上一排纵筋2φ25D、纵筋6φ25,2根4肢箍

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在0.6~1.7之间时,()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C、仅箍筋屈服D、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

单选题受扭纵筋、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ξ在0.6~1.7之间时,下述何项正确?()A 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B 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C 仅箍筋屈服;D 不对称纵筋、箍筋均屈服。

单选题为避免弯剪扭构件出现少筋破坏,采用的控制条件是()。A保证最小配箍率B以上都包括C保证弯曲受拉纵筋的配筋率D保证受扭纵筋的配筋率

问答题梁筋在柱子中的弯钩与柱纵筋之间,有什么说道?

单选题在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中,当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强度比ζ=0.6~1.7时,则受扭构件的受力会出现下述哪种状态()?A纵筋与箍筋的应力均达到了各自的屈服强度B只有纵筋与箍筋配得不过多或过少时,才能使两者都达到屈服强度C构件将会发生超筋破坏D构件将会发生少筋破坏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0.6ζ1.7说明,当构件破坏时()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B仅箍筋达到屈服C仅纵筋达到屈服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单选题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则表示()A同排纵筋6φ25B上一排纵筋4φ25,下一排纵筋2φ25C下一排纵筋4φ25,上一排纵筋2φ25D纵筋6φ25,2根4肢箍

单选题在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中,当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强度比ζ=0.6~1.7时,则受扭构件的受力状态为()。A纵筋与箍筋的应力均达到了各自的屈服强度B只有纵筋与箍筋配得不过多或过少时,才能使两者都达到屈服强度C构件将会发生超筋破坏D构件将会发生少筋破坏

单选题若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则当构件受扭破坏时()。A仅纵筋达到屈服强度B仅箍筋达到屈服强度C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强度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强度

单选题梁下部原位标注中6252(-2)/4表示()。A上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B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C上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D上排纵筋为225,全部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多选题下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式中,正确的有()。A纵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B纵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值C纵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值D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量度差值E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多选题在框架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抗震构造措施有()A梁、柱两端的箍筋加密B梁中部箍筋加密C箍筋弯钩平直部分不小于10dD箍筋弯钩为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