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计算机程序员通过更改应付账款程序使得有效的供应商支票寄到他人地址,并被存入一个舞弊账户,能防止这种舞弊发生的控制是()A将所有支票上的收款人与支票登记簿上的名称相比较B将支票上的总金额与应付账款过帐数相比较C保证对应用程序的修改必须有文件记录、独立地测试及批准D要求定期更改所有系统的访问口令

单选题
某计算机程序员通过更改应付账款程序使得有效的供应商支票寄到他人地址,并被存入一个舞弊账户,能防止这种舞弊发生的控制是()
A

将所有支票上的收款人与支票登记簿上的名称相比较

B

将支票上的总金额与应付账款过帐数相比较

C

保证对应用程序的修改必须有文件记录、独立地测试及批准

D

要求定期更改所有系统的访问口令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内部审计师最有可能发现舞弊行为的程序是:( )。A.确认并询问组织中发生的变化B.讯问舞弊者以找出舞弊原因C.建立内部控制来防止舞弊的发生D.将电算化操作系统程序存档

计算机舞弊包括计算机系统的舞弊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的舞弊。前者是以计算机及相应设备、程序和数据为对象,通过故意掩盖真相、制造假象或以其他方式欺骗他人、掠取他人财物或以不正当目的而实施的任何不诚实、欺诈的故意行为;后者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实现舞弊的基本工具,利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进行舞弊。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计算机舞弊的是:A.超市收银员小李在顾客购买商品时,故意不扫条形码,不将商品销售信息录入电脑,而是只接收取现金,据为己有B.卢某是公司的会计,在电脑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后,又采用虚增材料成本的方式篡改电脑上的会计记录,形成新的记账凭证和账簿,以此牟利C.某电商程序员在销售系统后台植入木马,每天从每位消费者账户中多扣一分钱,并自动转入自己的账户D.研究生小王做的课题是调查老年人的商品消费习惯,小王设计了在线问卷,把链接发给同学,让同学们填写问卷,并用收集的数据撰写论文

内部审计师若能发展肋口强下列( )项能力,就更可能发现舞弊。A.认识到组织内部发生的变化,并对变化进行询问B.讯问舞弊作案人,发现其舞弊的原因C.制定内部控制,防止舞弊的发生D.记录计算机化的操作系统程序

一个会计部门的职员,将一些不存在的供应商的虚假发票输入系统,所有的支付都被寄到一个地址。审计师怀疑这是一种舞弊。检查这种舞弊最有效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是:( )A.使用几个供应商作为测试数据,寻找意外的结果B.对计算机程序变更进行一次完全审计C.应用通用审计软件(GAS)在多个文件中比较地址,打印出所有重复的地址并进行检查D.应用综合测试设施(ITF)对应用程序的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寻找意外的结果

下列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的是:A.确定机构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保证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当局为防止舞弊而采取的行动的有效性。

下列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的是:A、确定机构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保证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当局为防止舞弊而采取的行动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师最有可能发现舞弊行为的程序是:A.确认并询问组织中发生的变化。B.讯问舞弊者以便找出实施舞弊的原因。C.建立内部控制来防止舞弊的发生。D.将电算化操作系统程序存档。

内部审计师和管理当局开始越来越担心存在计算机舞弊,下列哪项控制措施最不能防止计算机舞弊?A.在生产程序和测试程序之间,要求程序变动控制有差别。B.在系统开发阶段对用户新程序进行测试。C.应用程序员与程序库职能之间的职责分工。D.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之间的职责分工。

一个程序员将四舍五入的误差集中在一个只能由他存取的账户,这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舞弊,防止这种舞弊的最好方法是( )。A.通过合理性测试进行判断B.在程序开发过程中独立地测试程序,并限制对该程序的登录C.系统开发职务和编程职务分离D.使用控制总额并检查计算机输出的结果

以下哪项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A.确定组织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保证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层为防止舞弊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某会计给不存在的供应商开出的虚假发票,所有的付款都被汇入同一地址。内部审计师怀疑存舞弊行为。那么调查舞弊的最有效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是:A.对多个供应商使用测试数据,并调查意外结果。B.对计算机程序的变动实施详细审计。C.使用通用审计软件比较多个文档中的地址,并打印重复的地址进行调查。D.通过整体测试法测试应用控制,并调查意外结果。

以下哪项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A、确定组织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层为防止舞弊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一家中型公司由于某会计人员承担过多的职责,发生了舞弊行为。该年度公司更换了一个新的劳务供应商,该会计人员却继续提交前供应商开来的发票。由于订立劳务合同、批准供应商发票以及寄送支票都由该会计人员负责,因此他有可能继续处理前供应商开来的发票并将付款支票存入他以前供应商名义开立的一个新账户中。管理当局一直认为该会计人员是个很优秀的雇员,最后又不恰当地给他增加了编制部门预算的职责,这一职责使得他有机会将舞弊余额也编入预算。下列审计程序中最可能发现舞弊行为的是:()A、抽取已付款发票,由相关部门证实劳务是否已经得到。B、抽取已付款支票,并追查至经批准的劳务发票。C、实施银行余额调节并审查所有未付款支票。D、由验收凭证样本追查至发票和付款支票。

一个计算机程序员擅自更改了应付账款程序,将给一些有效供应商的支票寄到一个个人地址。然后钱就会被汇入到一个虚假账户中。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控制是()。A、将支票上的收款人与支票登记表上的名单进行核对B、将支票上的美金总额与应付账款记录核对C、确保只有文档化的、独立测试过的并且经过授权的变更在应用程序中实施D、要求定期更改所有系统的访问密码

如果内部审计师提高了其能力,最有可能发现舞弊行为的是:()A、确认并询问组织中发生的变化。B、审问舞弊者以便找出实施舞弊的原因。C、建立内部控制来防止舞弊的发生。D、将电算化操作系统程序存档。

下列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的是:()A、确定组织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保证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层为防止舞弊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A、评估舞弊风险的控制B、确保防止舞弊的发生C、收集舞弊控制建立和运行的证据D、评估防止资产舞弊或盗取的设计

A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发现,控制不力造成了A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内部审计师未能有效发挥的职能是?()A、未能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控制,旨在防止财务舞弊B、进行财务审计时,未识别舞弊C、未能制止舞弊行为的发生D、未能充分进行控制评估和未对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以防止财务舞弊

某内部审计师发现公司的财务部经理签发了一章支票,该支票的收款方为虚假的供应商,然后将款项转移到了自己名下的一个工厂账户上,则该内部审计师为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提出了一些建议,下列能最有效地防止该舞弊的:()A、向供应商支付款项必须由财务部经理审批B、由财务部门的经理批准支票,财务部的出纳人员保管和签发支票C、对所有的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D、向供应商支付的款项必须由专门的机构进行核查

根据《标准》,内部审计师有责任协助发现舞弊,则下列行为中属于内部审计师在这方面的行为的是:()A、协助改善控制系统,并参与设计控制系统以防止舞弊的发生B、对于发现的所有舞弊迹象均进行测试并尽可能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C、审查对于即将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在防止潜在风险暴露方面的有效性D、负责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防止舞弊的发生

单选题一个计算机程序员擅自更改了应付账款程序,将给一些有效供应商的支票寄到一个个人地址。然后钱就会被汇入到一个虚假账户中。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控制是()。A将支票上的收款人与支票登记表上的名单进行核对B将支票上的美金总额与应付账款记录核对C确保只有文档化的、独立测试过的并且经过授权的变更在应用程序中实施D要求定期更改所有系统的访问密码

单选题A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发现,控制不力造成了A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针对这一情况,内部审计师未能有效发挥的职能是?()A未能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控制,旨在防止财务舞弊B进行财务审计时,未识别舞弊C未能制止舞弊行为的发生D未能充分进行控制评估和未对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以防止财务舞弊

单选题如果内部审计师提高了其能力,最有可能发现舞弊行为的是:()A确认并询问组织中发生的变化。B审问舞弊者以便找出实施舞弊的原因。C建立内部控制来防止舞弊的发生。D将电算化操作系统程序存档。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A确定组织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层为防止舞弊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单选题根据《标准》,内部审计师有责任协助发现舞弊,则下列行为中属于内部审计师在这方面的行为的是:()A协助改善控制系统,并参与设计控制系统以防止舞弊的发生B对于发现的所有舞弊迹象均进行测试并尽可能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C审查对于即将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在防止潜在风险暴露方面的有效性D负责组织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防止舞弊的发生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A评估舞弊风险的控制B确保防止舞弊的发生C收集舞弊控制建立和运行的证据D评估防止资产舞弊或盗取的设计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内部审计师防止舞弊的责任的是:()A确定组织环境是否有利于增强控制意识。B保证防止舞弊的发生。C了解可能发生舞弊的活动。D评估管理层为防止舞弊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