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持续下降。A对B错
判断题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持续下降。
A
对
B
错
参考解析
解析: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转向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这种转移有2个阶段:
(1)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下降;
(2)农业劳动力决定数量下降,相对比重下降。
(1)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下降;
(2)农业劳动力决定数量下降,相对比重下降。
相关考题:
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 ( ) 。A .向城市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B .走农业集约化道路,多吸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C .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D .通过增加耕地数量安置农村劳动力
[材料要点]本题给出的资料是横标目有三级标目的表格,说明了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我国乡村人口、乡村劳动力人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等数据。标题:我国农村劳动力情况单位:万横标目: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乡村劳动力人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比重、工业、建筑业、交通、餐饮)]纵标目:1985、1990、1995、2000、2003年从1985年至2003年,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几个百分点?()A.7.3B.10.2C.18.1D.36.2
关于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B: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会受到工业部门就业机会多少的影响C:农业劳动力进人工业部门的成本一定会大于收益D: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农业地区的劳动力外流程度高于高收入农业地区
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B、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吸纳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C、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D、人多地少的地区可以向人少地多的地区转移E、城市和农村双向转移
下列关于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理解,正确的是()。A、表明农业劳动力利用的效果B、仅仅从数量上考察农业劳动力的利用C、是指实际利用的农业劳动力和未利用的农业劳动力的比值D、反映了一定时期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单选题下列关于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农业劳动力利用的效果B仅仅从数量上考察农业劳动力的利用C是指实际利用的农业劳动力和未利用的农业劳动力的比值D反映了一定时期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不定项题家庭农场劳动力数量是指( )和之和。A家庭农场当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成员劳动力数量B家庭农场当年雇工劳动力数量C家庭农场当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成员劳动力数量和雇工劳动力数量之和D家庭成员的数量
问答题简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