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备药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是( )A先备固体药再备液体药B取固体药时用药匙取出放入药杯进行核对C取液体药时将液体摇匀D用量杯时刻度线与视线平E不足1ml液体用针筒抽

单选题
备药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是( )
A

先备固体药再备液体药

B

取固体药时用药匙取出放入药杯进行核对

C

取液体药时将液体摇匀

D

用量杯时刻度线与视线平

E

不足1ml液体用针筒抽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备口服药时正确的是()。A.先备液体药再备固体药B.取固体药时倒入量杯中C.取液体药时不可摇动液体D.用量杯时刻度线与视线平E.不足1ml液体用注射器抽

三查是指()A.备药时查B.备药后查C.发药前查D.注射、处置前查E.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下列关于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备药率要求,错误的是:()A.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80%,中成药备药率≥60%B.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70%,中成药备药率≥50%C.一级医院西药备药率≥60%,中成药备药率≥40%D.专科医院相应病种备药率≥90%

判断PPD皮试结果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硬结 判断PPD皮试结果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硬结B、硬结5~9mm时为(-)C、硬结10~19mm时为(++)D、硬结≥20mm时为(+++)E、硬结≥40mm时为(++++)

对癌症疼痛的患者应用镇痛药的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轻度疼痛选用解热镇痛药B、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C、只有在疼痛时才给药D、对重度疼痛应当用强阿片类镇痛药E、保证患者不痛,不考虑成瘾的问题

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治疗主病B.治疗主证C.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D.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E.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对多塞平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为抗抑郁药B、镇静作用较强C、具有抑制5-HT再摄取作用D、因具有微弱的抗胆碱作用青光眼禁用E、为抗癫痫药

备洞时下列哪一项可增加对牙髓的刺激( )

下列有关剖宫产术的术前准备,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备皮B、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C、留置导尿管D、注射哌替啶E、做好输血准备

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急性风湿热合并心衰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下列关于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下列关于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的不良反应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粒细胞缺乏B:药疹、瘙痒C:中毒性肝炎D:咽痛、发热E:肾功能减退

教师备课时要做好三项工作,下列不属于这三项工作的是()。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意外D.备教法

下列论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标本放置于冰箱中(4

下列关于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备药率要求,错误的是:()。A、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80%,中成药备药率≥60%B、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70%,中成药备药率≥50%C、一级医院西药备药率≥60%,中成药备药率≥40%D、专科医院相应病种备药率≥90%

下列关于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备药率要求,正确的是:()。A、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80%,中成药备药率≥60%B、三级综合医院西药备药率≥70%,中成药备药率≥50%C、一级医院西药备药率≥60%,中成药备药率≥40%D、专科医院相应病种备药率≥90%

有机磷中毒应用阿托品治疗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用量应根据中毒程度适量掌握B、重度中毒时必须早期、足量给予C、重度中毒时应静脉给药D、达阿托品化后应立即停药E、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并用药时应减少阿托品用量

下列不属于正强化常见的错误的是哪一项()A、认识错误B、相依性错误C、延迟错误D、效率错误

毒蛇咬伤后排毒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扩创B、口吸C、烧灼D、针刺E、外敷药物

下列哪一项是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所采用的措施()A、双重化B、自动重合C、重合闸后加速D、备自投

单选题输卵管妊娠破裂致休克的病人,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A取休克体位B迅速静脉输液C喂服生理盐水D备血E备皮

单选题下列有关剖宫产术的术前准备,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备皮B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C留置导尿管D注射哌替啶E做好输血准备

单选题患者向药师咨询,停用口服避孕药后多久可备孕。下列答复中,正确的是( )A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停药6个月后方可备孕B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停药后即可备孕C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停药3个月后方可备孕D长效避孕药停药后即可备孕E长效避孕药停药3个月后方可备孕

单选题关于小儿口服给药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婴幼儿备药时应将药片磨成粉状B给油类药时可直接滴于患儿口中C服中西药时可以混于乳汁中同时哺喂D喂药注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