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大气采样应观测并记录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对测量气温的温度计要求为()。A-40℃~45℃,精度为±0.1℃B-40℃~45℃,精度为±0.5℃C-20℃~50℃,精度为±0.1℃D-20℃~50℃,精度为±0.5℃

单选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大气采样应观测并记录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对测量气温的温度计要求为()。
A

-40℃~45℃,精度为±0.1℃

B

-40℃~45℃,精度为±0.5℃

C

-20℃~50℃,精度为±0.1℃

D

-20℃~50℃,精度为±0.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中规定的标准采样体积是指( )。A.气温为0℃、大气压为101.3kPa的采样体积B.气温为10℃、大气压为101.3kPa的采样体积C.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的采样体积D.气温为0℃、大气压为110.3kPa的采样体积E.气温为20℃、大气压为110.3kPa的采样体积

在职业卫生《工作场所有害物质采样规范GBZ.159-2004》中,标准采样体积的条件是指()A、气温20℃,大气压101.3kPaB、气温10℃,大气压110.3kPaC、气温10℃,大气压101.3kPaD、气温0℃,大气压110.3kPaE、气温0℃,大气压103.1kPa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选用的方法有()。A、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B、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C、离子色谱法D、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在环境空气手动采样时,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0.5m~1m。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规定的24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采样滤膜若有破裂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24小时连续采样的质量保证要求正确的是()。A、采样总管至少每3个月清洗 1次;采样支管至少每月清洗1次B、吸收瓶阻力测定应每季1次C、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5%D、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1次,及时更换干燥器中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1/2变色者,需更换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手动采集颗粒物样品完成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实行24小时连续采样不能使用的采样器有()。A、气泡式吸收瓶B、多孔玻板吸收瓶C、活性炭采样管D、注射器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大气采样应观测并记录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对测量气温的温度计要求为()。A、-40℃~45℃,精度为±0.1℃B、-40℃~45℃,精度为±0.5℃C、-20℃~50℃,精度为±0.1℃D、-20℃~50℃,精度为±0.5℃

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在测量道路交通噪声时,应同步记录车流量。

单选题在职业卫生《工作场所有害物质采样规范GBZ.159-2004》中,标准采样体积的条件是指()。A气温20℃,大气压101.3kPaB气温10℃,大气压110.3kPaC气温10℃,大气压101.3kPaD气温0℃,大气压110.3kPaE气温0℃,大气压103.1kPa

多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选用的方法有()。A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B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C离子色谱法D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单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在气态污染物24小时连续采样时,为防止气样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一般在()℃左右。A30B40C60D100

单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使用吸附采样管采样时,采样前应做()。A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B采样管的密封性实验C填充物的空白实验D气样中污染物的空白试验

判断题《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中规定的24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A对B错

多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间断采样的质量保证要求正确的是()。A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进行采样B应使用检定合格的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2.5%C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常温条件下保存D对分析有机成份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

判断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在环境空气手动采样时,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0.5m~1m。A对B错

单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实行24小时连续采样不能使用的采样器有()。A气泡式吸收瓶B多孔玻板吸收瓶C活性炭采样管D注射器

多选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24小时连续采样的质量保证要求正确的是()。A采样总管至少每3个月清洗 1次;采样支管至少每月清洗1次B吸收瓶阻力测定应每季1次C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5%D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1次,及时更换干燥器中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1/2变色者,需更换

判断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采样滤膜若有破裂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A对B错

判断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A对B错

单选题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时,当测距精度要求较高时,则在测距同时应测定大气的气温和气压,进行()A大气改正B气温气压改正C气象改正D天气改正

判断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手动采集颗粒物样品完成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A对B错

判断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