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于办公室等空间宽阔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A15λB10λC4λDλ

单选题
对于办公室等空间宽阔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
A

15λ

B

10λ

C

D

λ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TD-LTE E频段室分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单极化MIMO天线间距应该大于4 倍波长B.MIMO两路馈线损耗不平衡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小C.可以使用双极化天线D.与TDS干扰较小,与WLAN干扰较大

一般场景下TD-LTE天线口功率不高于()dBm,对于大型会展中心等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 A.5B.8C.10D.15

TD-LTE新建双路场景的主要建设方式为()。A、新建双通道RRU设备B、新建双路天馈系统C、末端每个天线点位使用2个单极化天线D、末端每个天线点位使用1个双极化天线

WLAN AP与LTE室分组合场景,LTE天线与Wlan天线距离只要大于0.3米即可。()

对于办公室等空间宽阔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______

对于走廊等空间封闭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______

对于共站址,由于HSPA+和LTE都会采用____技术,可以认为天线改造的成本相当;但对于LTE由于要弥补覆盖而增加站点需要新增天馈。

交通枢纽场景在WLAN/LTE合路引入的情况下,天线间距建议为( )米,覆盖4500平米。

室内分布速率低有以下哪些原因 A.基站告警;B.基站数据配置错误;C.终端设备问题;D.两路天馈系统MIMO、天线口功率不平衡;E.MIMO天线间距不合理;

室内分布速率低有以下哪些原因A、基站告警;B、基站数据配置错误;C、终端设备问题;D、两路天馈系统MIMO、天线口功率不平衡;E、MIMO天线间距不合理;

对于天馈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馈本身并没有增加所辐射信号的能量B、天线的极化方向即为所辐射电磁波的电场方向C、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天馈的驻波比应该小于1.5D、天线的增益与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成反比,与工作波长成正比

对于双通道室分单极化场景,在狭长走廊进行天线分布时,为了降低天线相关性,不放天线间距和当前频段波长是什么关系()A、天线间距大于4个波长B、天线间距小于4个波长C、天线间距大于10个波长D、天线间距大于2个波长

对于走廊等空间封闭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A、15λB、10λC、4λ

在LTE室分双通道系统中,为了保证LTE的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λ(λ=c/f)以上间距,约为1.5m(f=2.1GHz),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约为0.6m。

LTE室分系统单通道仅使用一套天馈系统,使用单极化天线;

以下关于LTE室内覆盖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不想实现双流,可以只建设一路天馈系统B、WLAN AP与LTE室分组合场景,可以和wlan天线相距0.3米C、现有室分天线最高只支持2.1G频段,可以不换天线D、在20平米的演示房间,只装1副天线可以使系统吞吐量达到峰值

对于办公室等空间宽阔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A、15λB、10λC、4λD、λ

对于走廊等空间封闭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A、15λB、10λC、4λD、λ

天馈系统主要有天线、塔放、()、跳线、()等部件组成。

在网络优化时,对于天馈系统的调整,主要包括天线的()、()、()等。

多选题TD-LTE新建双路场景的主要建设方式为()。A新建双通道RRU设备B新建双路天馈系统C末端每个天线点位使用2个单极化天线D末端每个天线点位使用1个双极化天线

填空题对于共站址,由于HSPA+和LTE都会采用()技术,可以认为天线改造的成本相当;但对于LTE由于要弥补覆盖而增加站点需要新增天馈。

单选题对于走廊等空间封闭场景,则要求LTE两路天馈系统的天线间距大于()A15λB10λC4λDλ

填空题在网络优化时,对于天馈系统的调整,主要包括天线的()、()、()等。

多选题室内分布速率低有以下哪些原因A基站告警;B基站数据配置错误;C终端设备问题;D两路天馈系统MIMO、天线口功率不平衡;EMIMO天线间距不合理;

单选题以下关于LTE室内覆盖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不想实现双流,可以只建设一路天馈系统BWLAN AP与LTE室分组合场景,可以和wlan天线相距0.3米C现有室分天线最高只支持2.1G频段,可以不换天线D在20平米的演示房间,只装1副天线可以使系统吞吐量达到峰值

单选题一般场景下TD-LTE天线口功率不高于()dBm,对于大型会展中心等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A5B8C10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