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B不合格项调查表C因果图D散布图

单选题
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
A

排列图

B

不合格项调查表

C

因果图

D

散布图


参考解析

解析: 调查表是用来检查有关项目的表格,一般是事先印制好的(当然也可临时制作),用来收集数据容易、简单明了。运用不合格项调查表,检验员可以立即统计出当天发生的各种不合格的总数。

相关考题:

在抽样检验中,不合格是指( )。A.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B.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C.单位产品的某一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D.所有不合格的产品

正确的不合格品定义是( )。A.经检查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B.经检查需确认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C.经检验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D.经检验尚未确认质量特性的产品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B.不合格项调查表C.因果图D.散布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 调查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因果图B.直方图C.调查表D.控制图

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有()。A.确认产品实现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B.对检验巳确认的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程序实施不合格品控制C.确认产品使用者对产品的使用是否符合质量要求D.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出具检验合格凭证E.对产品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进行全面评定

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包括( )。A.对不合格产品实施控制 B.确认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C.对合格产品出具检验合格凭证 D.提出不合格品的处置措施E.对产品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进行全面评定

某企业决定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对某产品批的三个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其中第一个特性是主要性能指标(计件,即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对它的检验是破坏性的,不合格属于A类:第二个特性为长度(计件),不合格属于B类;第三个特性为外观(计点,即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不合格属于C类,根据特性的重要性及检验的经济性,确定对三个特性的抽样检验方案分别是(5,0)、(32,1)与(20, 7)。检验员根据抽样方案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检验:对随机抽取的前5件产品检验所有三个特性,对随后抽取的15件产品检验后两个特性,再抽取12件产品,只检验第二个特性。共发现5件产品有质量问题,详细情况如表所示。样本的C类不合格质量水平是( )。A.合格品百分数为35 B.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35C.不合格品百分数为15 D.不合格品率为15%

某企业决定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对某产品批的三个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其中第一个特性是主要性能指标(计件,即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对它的检验是破坏性的,不合格属于A类;第二个特性为长度(计件),不合格属于B类;第三个特性为外观(计点,即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不合格属于C类。根据特性的重要性及检验的经济性,确定对三类特性的抽样检验方案分别是(5,0)、 (32,1)与(20,7)。检验员根据抽样方案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检验:对随机抽取的前5件产品检验所有三个特性,对随后抽取的15件产品检验后两个特性,再抽取12件产品,只检验第二个特性。共发现5件产品有质量问题,详细情况如下表:样本的C类不合格质量水平是( )。A.不合格品百分数为35 B.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35C.不合格品百分数为15 D.不合格品率为15%

某车间的质量改进团队对A系列产品的不合格品项目进行改进时做以下工作:为了找出A系列产品中的主要不合格品项目,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A.排列图 B.调査表 C.控制图 D.因果图

某企业决定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对某产品批的三个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其中第一个特性是主要性能指标(计件,即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对它的检验是破坏性的,不合格属于A类:第二个特性为长度(计件),不合格属于B类;第三个特性为外观(计点,即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不合格属于C类,根据特性的重要性及检验的经济性,确定对三个特性的抽样检验方案分别是(5,0)、(32,1)与(20, 7)。检验员根据抽样方案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检验:对随机抽取的前5件产品检验所有三个特性,对随后抽取的15件产品检验后两个特性,再抽取12件产品,只检验第二个特性。共发现5件产品有质量问题,详细情况如表所示。对产品批的判定结果是( )。A.对A类不合格品检验的判定结果是不接收该批 B.对B类不合格品检验的判定结果是不接收该批C.对C类不合格检验的判定结果是接收该批D.不接收该批产品

某企业决定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对某产品批的三个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其中第一个特性是主要性能指标(计件,即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对它的检验是破坏性的,不合格属于A类:第二个特性为长度(计件),不合格属于B类;第三个特性为外观(计点,即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不合格属于C类,根据特性的重要性及检验的经济性,确定对三个特性的抽样检验方案分别是(5,0)、(32,1)与(20, 7)。检验员根据抽样方案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检验:对随机抽取的前5件产品检验所有三个特性,对随后抽取的15件产品检验后两个特性,再抽取12件产品,只检验第二个特性。共发现5件产品有质量问题,详细情况如表所示。企业在确定对A类质量特性的抽样方案时,检验水平适宜选择( )。 A.特殊水平 B. —般水平IIIC.检验风险小的水平 D.样本量高的水平

某企业决定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对某产品批的三个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其中第一个特性是主要性能指标(计件,即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对它的检验是破坏性的,不合格属于A类;第二个特性为长度(计件),不合格属于B类;第三个特性为外观(计点,即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不合格属于C类。根据特性的重要性及检验的经济性,确定对三类特性的抽样检验方案分别是(5,0)、 (32,1)与(20,7)。检验员根据抽样方案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检验:对随机抽取的前5件产品检验所有三个特性,对随后抽取的15件产品检验后两个特性,再抽取12件产品,只检验第二个特性。共发现5件产品有质量问题,详细情况如下表: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判断样本中( )A.A类不合格品数为1个B.B类不合格品数为2个C.C类不合格数为7个D.B类不合格数为2个

某企业决定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对某产品批的三个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其中第一个特性是主要性能指标(计件,即以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对它的检验是破坏性的,不合格属于A类;第二个特性为长度(计件),不合格属于B类;第三个特性为外观(计点,即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质量指标),不合格属于C类。根据特性的重要性及检验的经济性,确定对三类特性的抽样检验方案分别是(5,0)、 (32,1)与(20,7)。检验员根据抽样方案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检验:对随机抽取的前5件产品检验所有三个特性,对随后抽取的15件产品检验后两个特性,再抽取12件产品,只检验第二个特性。共发现5件产品有质量问题,详细情况如下表:三个特性中,不合格最被关注的是( )。A.第一个特性B.第二个特性C.第三个特性D.第一个特性和第二个特性

产品质量“不合格分级”是对( )的分级。A.采购的原材料对产品质量影响B.产品质量特性不合格严重性C.不合格对产品适用性影响D.检验作业过程不合格E.产品检验人员能力差异

产品质量“不合格分级”是对( )的分级。[2011年真题] A.采购的原材料对产品质量影响 B.产品质量特性不合格严重性C.产品不合格对其适用性影响 D.检验作业过程不合格E.产品检验人员能力差异

通过不合格分级,可对产品( )的不合格进行总的评价。A.检验项目 B.各个质量特性 C.多个质量特性 D.关键质量

为对某种产品进行验收,质检部门根据生产特点,针对不合格品百分数设计了计 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每个操作员一天生产的全部产品作为一个交检批。检验时,检验员根据生产时间 每隔半小时从每个操作员生产的产品中取样,共抽取80个产品,检验所有的特性。 以下数据是其中一个交检批的检验结果:1个产品的特性1不合格 2个产品的特性2不合格 1个产品的特性2、3不合格 5个产品的特性4不合格 3个产品的特性4、5不合格根据检验结果,检验员对该批产品作了不接收的判定。质量管理部门要求检验员 对该批产品作全数检验,并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和返修。根据检验结果,可统计出()。A. B类不合格品有3个 B. A类不合格品有I个C. B类不合格品有4个 D. C类不合格品有9个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出质量问题中关键的不合格项目,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 B.散布图C.控制图 D.分层法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A产品有6个需检验的质量特性,为了寻找A产品主要的不合格类型,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 B.不合格项调查表C.因果图 D.散布图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为监控加工过程,实施预防管理,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A.散布图 B.排列图C.控制图 D.因果图

为对某种产品进行验收,质检部门根据生产特点,针对不合格品百分数设计了计 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每个操作员一天生产的全部产品作为一个交检批。检验时,检验员根据生产时间 每隔半小时从每个操作员生产的产品中取样,共抽取80个产品,检验所有的特性。 以下数据是其中一个交检批的检验结果:1个产品的特性1不合格 2个产品的特性2不合格 1个产品的特性2、3不合格 5个产品的特性4不合格 3个产品的特性4、5不合格根据检验结果,检验员对该批产品作了不接收的判定。质量管理部门要求检验员 对该批产品作全数检验,并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和返修。分析结果显示( )。A.检验员判定正确 B.不应对该批产品作全检处理C.该批产品应作接收判定 D.质量管理部门和检验员判断失误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不合格品率大约在10%左右,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小组通过数据分 析找出了质量问题中的关键不合格项目,并将其作为改进目标开展了原因分析,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产品某个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不合理,为此小组调整了该质量特性的规格要求,并决定用巡检的方式密切监控该质量特性的加工过程,实行有预防的管理。为寻找关键不合格项目的不合格原因,小组可以采用的工具有()。A.正态概率纸 B.因果图C.直方图 D.控制图

正确的不合格品定义是()A、经检查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B、经检查需确认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C、经检验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D、经检验尚未确认质量特性的产品

单选题在抽样检验中,不合格是指(  )。A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B指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C指单位产品的某一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D指所有不合格的产品

单选题通过不合格分级,可对产品(  )的不合格进行总的评价。A检验项目B各个质量特性C多个质量特性D关键质量

多选题为了找出A系列产品中的主要不合格品项目,小组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A排列图B调查表C控制图D因果图

单选题不合格品是指(  )。A经检查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B经检查需确认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C经检验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D经检验尚未确认质量特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