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大面积密集混凝土预制桩群施工时,采用下列哪些施工方法或辅助措施是适宜的?(  )[2012年真题]A在饱和淤泥质土中,预先设置塑料排水板B控制沉桩速率和日沉桩量C自场地四周向中间施打(压)D长短桩间隔布置时,先沉短桩,后沉长桩

多选题
大面积密集混凝土预制桩群施工时,采用下列哪些施工方法或辅助措施是适宜的?(  )[2012年真题]
A

在饱和淤泥质土中,预先设置塑料排水板

B

控制沉桩速率和日沉桩量

C

自场地四周向中间施打(压)

D

长短桩间隔布置时,先沉短桩,后沉长桩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7.4.9条第2款规定,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可采取下列辅助措施:对饱和黏性土地基,应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直径宜为70~80mm,间距宜为1.0~1.5m,深度宜为10~12m;塑料排水板的深度、间距与袋装砂井相同;
B项,根据第7.4.9条第5款规定,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应控制打桩速率和日打桩量,24小时内休止时间不应少于8h。
CD两项,根据第7.4.4条规定,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②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③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④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其中,由四周向中间施打外侧桩基容易被扰动,而且由于最外侧桩基与土体接触,周围无桩基约束,存在被推移的风险。

相关考题: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和预制桩相比,其特点是(  )。 A.施工时无须接桩B.施工时须挤土C.施工工期短D.建筑物密集处不宜使用

对于可能产生负摩阻力的拟建场地,桩基设计、施工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桩侧负摩阻力?(A)对于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施工前,采用强夯法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自重湿陷性(B)对于填土场地,先成桩后填土(C)施工完成后,在地面大面积堆载(D)对预制桩中性点以上的桩身进行涂层润滑处理

下列密集预制群桩施工的打桩顺序中,哪一选项所示的流水作业顺序最不合理?

大面积密集混凝土预制桩群施工时,采用下列哪些施工方法或辅助措施是适宜的?(A)在饱和淤泥质土中,预先设置塑料排水板(B)控制沉桩速率和日沉桩量(C)自场地四周向中间施打(压)(D)长短桩间隔布置时,先沉短桩,后沉长桩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混凝土预制桩静力压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中哪些是正确的?(  )A、第一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B、最后一节有效桩长宜短不宜长C、抱压力可取桩身允许侧向压力的1、2倍D、对于大面积群桩,应控制日压桩量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锤击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向四周或两边进行 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 C、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边施打 D、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 E、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先长后短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5 年真题)A.基坑不大时,打桩可逐排打设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C.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D.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E.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

采用锤击法进行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宜采用( )。2017真题A、低锤轻打 B、重锤低击 C、重锤高击 D、低锤重打 E、高锤重打

(2013年真题)关于静力压桩法施工混凝土预制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桩顶不易破坏B.施工时无冲击力C.沉桩精度较高D.沉桩过程不产生挤土效应

关于预制桩的下列主张中,何项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  )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B.对于饱和软粘土地基,预制桩入土15d后方可进行竖向静载试验C.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方可起吊D.采用锤击成桩时,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砼沉管灌柱桩施工时常易发生断桩现象,为保证质量,防治断桩,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控制拔管速度B、采用跳打法施工C、采用预制桩尖D、桩的中心距控制在3倍桩径以内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法施工时,其施工工序包括:①打桩机就位;②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③吊桩喂桩;④校正;⑤锤击沉桩。通常的施工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③⑤④

下列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施工时,正确的是()。A、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侧施打B、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C、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短后长D、根据基础底面标高,宜先深后浅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法施工时,其施工工序包括 ①打桩机就位; ②确定桩位和打桩顺序; ③吊桩喂桩; ④校正; ⑤锤击沉桩。 通常的施工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③⑤④

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锤击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A、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向四周或两边进行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C、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边施打D、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E、对不同规格的庄,宜先小后大、先长后短

地下钢筋混凝土机房在地下水丰富、流沙的软土地层中施工时,适宜的施工方法是( )。A、土钉支护B、预制沉井法C、排桩支护D、在降水条件下开槽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施工时应 ()以防土的固结作用,使桩难以下沉。A、连续施打B、隔天再打C、间隔施打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静力压桩法施工时,吊桩、插桩后应进行的工序是()。A、接桩B、静力压桩C、桩身对中调直D、送桩

多选题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与施工措施,正确的是( )。A桩身短的预制桩,要求在现场制作B设计的桩身过长(30m)时,采用沉桩过程中接长的方法实现C吊装预制桩要求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0%以上D运输和施工预制桩要求其混凝土强度在90%以上E预制桩吊装时的吊点应有专门的设计

多选题对于可能产生负摩阻力的拟建场地,桩基设计、施工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桩侧负摩阻力?(  )[2012年真题]A对于湿陷性黄土场地,桩基施工前,采用强夯法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自重湿陷性B对于填土场地,先成桩后填土C施工完成后,在地面大面积堆载D对预制桩中性点以上的桩身进行涂层润滑处理

多选题下列对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沉桩施工时,正确的是()。A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侧施打B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C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短后长D根据基础底面标高,宜先深后浅

单选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施打大面积密集预制桩桩群时,对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的数量应满足(  )。[2013年真题]A不少于总桩数的1%B不少于总桩数的3%C不少于总桩数的5%D不少于总桩数的10%

单选题关于预制桩的下列主张中,何项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  )[2013年真题]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B对于饱和软粘土地基,预制桩入土15d后方可进行竖向静载试验C混凝土预制实心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及以上方可起吊D采用锤击成桩时,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施工时应 ()以防土的固结作用,使桩难以下沉。A连续施打B隔天再打C间隔施打

多选题在软土地区施工预制桩,下列哪些措施能有效减少或消除挤土效应的影响?(  )[2012年真题]A控制沉桩速率B合理安排沉桩顺序C由锤击沉桩改为静压沉桩D采取引孔措施

单选题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关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  )[2012年真题]A桩端持力层为硬塑黏性土时,锤击沉桩终锤应以控制桩端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B采用静压沉桩时,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0倍,且场地应平整,桩身弯曲矢高的允许偏差为1%桩长C对大面积密集桩群锤击沉桩时,监测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桩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5%D当桩群一侧毗邻已有建筑物时,锤击沉桩由该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多选题下列关于预制桩锤击沉桩施打顺序的说法中,哪些选项合理?(  )[2009年真题]A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B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侧施打C根据基础底面设计标高,宜先浅后深D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小后大,先短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