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治疗上应首选()。AMP方案化疗B糖皮质激素C脾切除D雄性激素、环孢素结合中医中药E骨髓移植

单选题
患者,女性,25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治疗上应首选()。
A

MP方案化疗

B

糖皮质激素

C

脾切除

D

雄性激素、环孢素结合中医中药

E

骨髓移植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男性患者,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伴瘙痒,无腹痛,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巩膜黄染,皮肤无出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A.粪便黄色加深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C.尿胆原增加D.血清碱性磷酸酶减低E.血清胆固醇降低

患者,女性,25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一),网织红细胞0.8%。最可能的诊断是A.多发性骨髓瘤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脾功能亢进E.再生障碍性贫血

男性,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伴瘙痒,无腹痛,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巩膜黄染,皮肤无出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诊断A.粪便黄色加深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C.尿胆原增加D.血清碱性磷酸酶减低E.血清胆固醇降低

女,30岁,4个月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959/L,白细胞 6×l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 细胞40%,血小板42×109/L,粒系占28%, 红系占10%,淋巴系占55%,成熟浆细胞 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 无病态造血,Ham试验(一),网织红细 胞0.7%。最可能的诊断是A.多发性骨髓瘤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脾功能亢进E.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男性,45岁,10年前患慢性丙型肝炎,近5年来出现乏力、腹胀,1个月前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无发热及皮肤瘙痒,无白便现象。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腹软,肝未触及,脾肋下2cm,质地韧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与该患者的黄疸不符的检查结果是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能纠正B.转氨酶升高C.血清铁/铜>1D.LP-X阴性E.尿胆红素阳性

男,68 岁,皮肤及巩膜黄染 2 周,无腹痛及发热,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张力高,无压痛,最可能诊断

患者,女性,25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下列哪种药物A.糖皮质激素B.雄性激素C.免疫抑制剂D.磺胺E.避孕药

女性,28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1,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多发性骨髓瘤E.脾功能亢进

女性,28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1,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患者在治疗过程应尽量避免下列哪种药物A.避孕药B.雄性激素C.免疫抑制药D.磺胺E.糖皮质激素

女性,28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1,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治疗上应首选A.雄性激素结合中医中药B.骨髓移植C.MP方案化疗D.脾切除E.糖皮质激素

患者女性,58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提示:入院后骨髓活检:有核细胞增生明显减低,为脂肪组织所替代,未见巨核细胞;溶血系列: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Rous试验(+);Ham试验(+)。患者应诊断为何种疾病()A、再生障碍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血红蛋白病D、低增生性MDSE、非白血性白血病

患者女性,58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提示:化验检查:血常规WBC2.4×109/L,HGB72g/L,PLT55×109/L;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巨核细胞3枚,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患者入院后还需进行哪些检查()A、骨髓活检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C、腹部B超了解肝脾及门脉情况D、心电图E、肝功能LDH检查

女,30岁,4个月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3.6×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2×109/L,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5%,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7%。最可能的诊断是()A、多发性骨髓瘤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脾功能亢进E、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女,71岁,因“进行性加重性巩膜、皮肤黄染2个月”来诊。无腹痛,无发热。既往体健。查体:略消瘦,肝肋下可及,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无触痛。上述临床表现中,可据此排除因结石造成梗阻的是()A、巩膜、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B、无腹痛C、无发热D、既往体健E、触及肿大胆囊,无触痛

患者女性,58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低增生性MDS鉴别时,后者可以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可出现肝脾肿大B、伴骨髓纤维化C、骨髓涂片存在三系血细胞病态造血D、活检发现ALIPE、可能存在染色体改变F、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罕见

患者男,36岁,因“食欲下降、乏力5天,皮肤巩膜黄染1天”来诊。患者5天前因受凉而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畏寒,无发热、腹痛等不适。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样,腹泻3次,稀水样。既往检查HBsAg(+)、HBeAg(+)、HBcAg(+)。否认“肺结核、痢疾、伤寒”等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总胆红素(TB)93.9μmol/L,直接胆红素(CB)46.5μmol/L。中医诊断为()A、阳黄B、阴黄C、急黄D、萎黄E、黄胖F、寒黄

男性患者,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伴瘙痒,无腹痛,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巩膜黄染,皮肤无出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A、粪便黄色加深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C、尿胆原增加D、血清碱性磷酸酶减低E、血清胆固醇降低

多选题患者男,68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乏力2周,加重1d”来诊。查体:T36.4℃,P84次/min,R18次/min,BP100/60mmHg;贫血貌,巩膜黄染,双侧颌下可触及数枚直径0.5cm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无压痛,咽无充血,舌乳头正常;胸骨无压痛,心、肺(-),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该患者入院后应常规进行的检查有()A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B血生化+LDHC动脉血气分析D心电图E腹部B型超声F颅脑CT

多选题患者女性,58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低增生性MDS鉴别时,后者可以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可出现肝脾肿大B伴骨髓纤维化C骨髓涂片存在三系血细胞病态造血D活检发现ALIPE可能存在染色体改变F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罕见

单选题女,30岁,4个月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3.6×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2×109/L,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5%,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7%。患者在治疗过程应尽量避免下列哪种药物()A造血生长因子B糖皮质激素C雄性激素D免疫抑制药E磺胺

单选题女,30岁,4个月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3.6×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2×109/L,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5%,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7%。治疗上应首选()A环孢素B糖皮质激素C脾切除D雄性激素结合中医中药E骨髓移植

单选题男性,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粘膜黄染伴瘙痒,无腹痛,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巩膜黄染,皮肤无出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诊断().A粪便黄色加深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C尿胆原增加D血清碱性磷酸酶减低E血清胆固醇降低

单选题患者男,36岁,因“食欲下降、乏力5天,皮肤巩膜黄染1天”来诊。患者5天前因受凉而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畏寒,无发热、腹痛等不适。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样,腹泻3次,稀水样。既往检查HBsAg(+)、HBeAg(+)、HBcAg(+)。否认“肺结核、痢疾、伤寒”等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总胆红素(TB)93.9μmol/L,直接胆红素(CB)46.5μmol/L。中医诊断为()A阳黄B阴黄C急黄D萎黄E黄胖F寒黄

单选题女,30岁,4个月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3.6×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2×109/L,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5%,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性粒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7%。治疗上应首选()A环孢素B糖皮质激素C脾切除D雄性激素结合中医中药E骨髓移植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因“上腹隐痛,巩膜、皮肤黄染2个月”来诊。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8kg。查体:消瘦,巩膜、皮肤明显黄染;肝肋下5cm,边缘钝,质中,无结节,无触痛,胆囊及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初步诊断: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该病首选的诊断方法是()A腹部MRIBERCPC腹部CTD选择性血管造影EPTC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3.8×109/L,分类淋巴细胞占60%,中性粒细胞40%,血小板40×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系占28%,红系占10%,淋巴系占52%,成熟浆细胞7%,组织嗜碱细胞3%,巨核细胞2个,无病态造血,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下列哪种药物()。A糖皮质激素B雄性激素C免疫抑制剂D磺胺E避孕药

多选题患者女性,58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提示:化验检查:血常规WBC2.4×109/L,HGB72g/L,PLT55×109/L;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巨核细胞3枚,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患者入院后还需进行哪些检查()A骨髓活检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C腹部B超了解肝脾及门脉情况D心电图E肝功能LDH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