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井下浮标法观测涌水量的工作方法:选择顺直水沟,其长度应为水沟宽度的()倍。A1-5B5-10C8-15

单选题
井下浮标法观测涌水量的工作方法:选择顺直水沟,其长度应为水沟宽度的()倍。
A

1-5

B

5-10

C

8-1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当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时,应当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浮标法、流速仪法或者其他先进的测水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那些适用于矿井涌水量的观测()。 A、容积法B、堰测法C、浮标法D、流速仪法

矿井发生突水后,如果初期水量较小,可在巷道的水沟中使用浮标法测量水量。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是( )。A.浮标法 B.容积法 C.观测水仓水位法 D.水文地质比拟法

井下疏水降压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每小时观测()次,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A、1~2B、3C、4D、5

矿井涌水量的测量方法有()。A、浮标法B、容积法C、堰测法D、以上全对

井下疏水降压(疏放老空水)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应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A、每小时观测1~2次B、每天观测1~2次C、每5天观测1~2次D、每10天观测1~2次

观测涌水量的方法主要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水色水位观测法等。

河流观测站应选择在顺直匀整的河段。顺直河段的长度一般不少于洪水时主河槽河宽的()倍。A、3-5B、1-2C、10以上D、10-20

当井下对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时,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当每小时观测()次钻孔涌水量和水压。

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每日观测()次。

井下观测涌水量时,常用的方法有()、()、()和()。

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地点设出水口或将水导入()。A、边沟B、截水沟C、排水沟D、暗沟

矿井发生突水后,如果初期水量较小,可在巷道的水沟中使用浮标法测量水量。

排水沟、天沟要求线型(),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型圆顺。A、合适B、艺术C、一般D、美观

在井下运输大巷进行涌水量观测时不得单人作业。

用浮标法测流的河段,要求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下浮标断面间距的两倍。浮标中断面应有代表性,并无大的串沟、回流发生。

井巷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包括()。A、水文地质比拟法B、涌水量与水位降深曲线法C、地下水动力学法D、浮标法E、容积法

井下浮标法观测涌水量的工作方法:选择顺直水沟,其长度应为水沟宽度的()倍。A、1-5B、5-10C、8-15

判断题用浮标法测流的河段,要求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下浮标断面间距的两倍。浮标中断面应有代表性,并无大的串沟、回流发生。A对B错

判断题矿井发生突水后,如果初期水量较小,可在巷道的水沟中使用浮标法测量水量。A对B错

单选题井下疏水降压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每小时观测()次,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A1~2B3C4D5

填空题观测涌水量的方法主要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水色水位观测法等。

填空题当井下对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时,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当每小时观测()次钻孔涌水量和水压。

填空题井下观测涌水量时,常用的方法有()、()、()和()。

单选题井下疏水降压(疏放老空水)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应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A每小时观测1~2次B每天观测1~2次C每5天观测1~2次D每10天观测1~2次

单选题河流观测站应选择在顺直匀整的河段。顺直河段的长度一般不少于洪水时主河槽河宽的()倍。A3-5B1-2C10以上D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