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住宅建筑用地的计算范围。

问答题
简述住宅建筑用地的计算范围。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 )相一致。A.总用地计算范围B.住宅用地计算范围C.居住用地范围D.工业用地计算范围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B.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C.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D.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与地下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方案一最大可建范围与既有建筑AB段的间距为( )m。 A.9.00 B.15.00 C.15.50 D.18.60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任务要求 1.为用地做两个方案的最大可建范围分析。 2.方案一:保留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建筑;方案二:拆除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建筑。 3.绘出方案一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4.绘出方案二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用地内拟建由住宅和商业裙房组成的商住楼,用地范围如图所示。 2.用地范围内有35kV架空高压电力线路穿过,其走廊宽度为12m。 3.拟建商住楼的建筑层数为9层,高度为30.4m,其中商业裙房的建筑层数为2层,高度为10m。 4.所有多、高层住宅日照均按日照间距控制,当地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5.所有拟建多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用地界线≥5m,高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用地界线≥8m。 6.原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 任务要求 1.进行拟建住宅和商业裙房用地的最大可建范围分析。 2.分别用两种图示表示出拟建住宅和商业裙房的可建范围。 裙房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拟建住宅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设计条件 1.某建设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和多层商业建筑,建设用地地势平坦,用地范围现状如图所示。 2.规划要求: a.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不小于5.00m; b.拟建建筑后退河道边线不小于20.00m: c.拟建建筑后退城市道路红线:多层商业建筑不小于5.00m,高层住宅不小于10.00m。 3.该地区的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为1.5。 4.已建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拟建高层住宅最大可建范围的面积约为( )。 A.1560m B.1830m C.2240m D.3110m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方案二与方案一最大可建范围的面积差约为( )m。 A.671 B.784 C.802 D.888

设计条件 某场地平面,南面及东面有已建成的办公楼及住宅,拟在用地内 兴建普通住宅或别墅,城建规划部门对用地要求如下: 1.建筑控制线:西面和北面后退用地界线5m,东面和南面后退用地界线3m。 2.距小河中心线5m范围内、距古亭四边8m范围内不能作为建筑用地。 3.当地日照间距系数采用:普通住宅1:1.2,别墅1:1.7(不考虑古亭日照间距)。 任务要求 1.在场地平面图上绘出拟建普通住宅及别墅的最大可建用地范围,并注明尺寸。 2.普通住宅可建用地范围用“”表示,别墅可建用地范围用“”表示,两者均可建者,斜线叠加。

设计条件 1.某建设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和多层商业建筑,建设用地地势平坦,用地范围现状如图所示。 2.规划要求: a.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不小于5.00m; b.拟建建筑后退河道边线不小于20.00m: c.拟建建筑后退城市道路红线:多层商业建筑不小于5.00m,高层住宅不小于10.00m。 3.该地区的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为1.5。 4.已建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任务要求 1.绘出拟建高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2.绘出拟建多层商业建筑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已知某居住区的住宅用地面积和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可以计算出该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是(  )。A.住宅平均层数B.住宅建筑净密度C.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D.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已知某居住区的住宅用地面积和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可以计算出该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是( )。A、住宅平均层数 B、住宅建筑净密度 C、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D、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居住区的建筑密度是指:( )A.住宅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B.居住区内,各类建筑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C.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ha)D.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ha)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 )A.每公顷小区用地上建造的总居住面积B.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住宅建筑总面积C.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住宅建筑占地面积D.总建筑面积除以居住用地总面积

下列关于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B、住宅长度直接影响建筑造价C、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高层住宅一般比多层造价经济D、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直接和节约用地有关

住宅区容积率是指()。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C、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D、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住宅密度等于()。A、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B、建筑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C、一定区域内住宅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一定区域内总用地面积占住宅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共建筑设在住宅建筑底层或住宅公共建筑综合楼时,用地面积应按住宅和公共建筑各占该幢建筑总面积的()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A、均值B、比例C、参值D、数量

关于居住技术经济指标,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是净密度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B、住宅建筑套密度(净)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C、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hm)D、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是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hm)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与居住区用地面积(万m)的比值表示E、住宅建筑净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单选题下列关于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B住宅长度直接影响建筑造价C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高层住宅一般比多层造价经济D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直接和节约用地有关

单选题下列不是界定住宅用地范围的条件是()。A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B由住宅基地自身的大小形状限定C住宅邻近公共绿地等无明确界限时,通常以15~3米计算D与公共建筑相邻时,以公建用地为界

单选题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分为()A住宅用地、建筑用地、绿化用地、规划用地B住宅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住宅用地、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D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问答题简述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多选题住宅总用地包括()A住宅建筑用地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道路停车用地D公共绿地E其他用地

单选题住宅区容积率是指()。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C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D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单选题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是指()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C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D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不定项题住宅用地是居住区用地的主要组成要素之一,下列用地中,属于住宅用地的有( )。A住宅组团(级)道路用地B住宅建筑基底占地C宅间小路用地D宅间绿化用地

单选题住宅区人口净密度计算式是()A住宅区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B居住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C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基地总面积D住宅区总人口/规划区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