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935年5月下旬,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22名战士组成突击队,飞夺(),保障红军主力通过大渡河。A赵州桥B黄桥C泸定桥D卢沟桥
单选题
1935年5月下旬,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22名战士组成突击队,飞夺(),保障红军主力通过大渡河。
A
赵州桥
B
黄桥
C
泸定桥
D
卢沟桥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血战湘江、()、勇克包座和转战乌蒙山,最终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国民党追兵的阻击。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E、鏖战遵义城
问答题案例十二: 阅读以下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云崖读出了金沙江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生:我从铁索读出红军过大渡河真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为什么云崖会“暖”,铁索会“寒”? 师:对呀,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暖”呢?在金沙江边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课件出示《巧渡金沙江》的文字材料: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在渡口,红军幸运地找到了一条敌人探子坐的船。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5条船,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不用一枪一弹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跳出了十多万敌人的包围圈。)看了《巧渡金沙江》这个战斗故事,你有何感受? 生:红军战士真机智。 生:红军战士真了不起,太聪明了,毛泽东指挥真如神! 生:太让人兴奋了,红军不用一枪一弹就渡过金沙江。 师:同学们,这就是“暖”,这就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请把刚才的心情融入这句诗中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读)。 师:那为什么“寒”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大渡河和泸定桥。(课件出示图片)你看了大渡河与泸定桥后有何感想? 生:大渡河水流得这么急,让人感到非常可怕。 生:泸定桥只有铁索,让人感到心惊胆寒。 师:面对让人心惊、让人胆寒的天险,这里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和文字材料:当红军赶到泸定桥桥头时,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红四团二连的22位英雄,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战斗异常惨烈,最后英勇的红军战士夺下了泸定桥,占领了泸定城)同学们,你看了《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战士们真是太勇敢了。 生:战斗太激烈了,22位英雄都牺牲了。 生:红军夺下了泸定桥,惊心动魄,场面好悲壮啊! 师:同学们,这就是“寒”,那么惊险悲壮,请带着刚才的感受和对英雄的缅怀有感情地读这句诗(生读)。 师:面对痛快淋漓的“巧渡金沙江”,红军战士的心情怎样?我们情不自禁地赞颂道——(学生齐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师:面对水“寒”、桥“寒”、敌更“寒”的“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与悲壮,红军战士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我们禁不住感叹道——(学生齐读“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请把5、6两句对比着读一读,读出“暖”和“寒”,读出红军战士的心情,读出你自己的感觉。(学生自由练读后,女生和男生对读这两句诗) 师:无论是巧渡金沙江的勇敢机智还是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都源自于红军战士心中那不灭的信念——(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问题: 以上是某位语文教师有关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的一段教学实录节选,请认真阅读并进行评析。
多选题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血战湘江、( )、勇克包座和转战乌蒙山,最终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国民党追兵的阻击。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E鏖战遵义城
单选题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主力强渡()天险,占领了遵义。A乌江B湘江C大渡河